岁末盘点,从汽车到船舶,从钢铁到装备业,从纺织到电子产业,十大产业捷报频传。
在全球汽车业不景气时,中国车市“一枝独秀”,前不久提前完成1000万辆的销售任务,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销售市场;紧接着,船舶业又传出好消息,今年前10个月,在全球新船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下降85%时,中船重工依然保持29%的利润增长。
回想去年此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令中国经济进入“严冬”,尽管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寒意”,却有着相同的感受――“困难是前所未有的”。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近一年来,临危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不仅让十大行业化险为夷,也为中国经济应对危机、谋划未来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应急措施扭转下滑
“收储实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国铝业公司副总经理吕友清谈起了《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中最有效的“应急药方”。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去年有色金属产品价格大幅跳水,电解铝价格下跌50%,铜价一度下跌70%,11月份铜和铝降到了最低点。国家物资储备局决定收储,从8家企业手中收购29万吨的电解铝,消息一出,铝价反弹约30%,铜价反弹超过40%。
“收储提振了行业信心,也改善了供求关系,使价格恢复到理性状态,有利于解决企业最急迫的企业库存和资金紧张的问题。”吕友清如是说。“随后,国外的一些基金也在开始收储,都对全球有色金属市场都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
除了“收储”,十大产业规划中的“应急药箱”对不同行业开出了不同的药方。出真招、见实效,近一年来人们逐渐看到了“药到病除”的效果:
出口退税,让企业直接受益。实木家具提高一个百分点的退税率就能使企业得到0.8%的收益;纺织业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一个百分点,一年就将为全行业增加90亿元的利润。总观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共提高轻工、纺织等3000多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小排量汽车购置税的优惠、国家对农机具的补贴等一系列启动消费的应急措施,直接打开了广阔的内需市场。海尔集团介绍,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冰箱整个出口的降幅在20%左右,而农村需求增长20%以上,就完全可以弥补出口的下滑;国家扶持农业和增加储备,令石化领域的农资化肥的生产迅速反弹……
大项目扶持,多行业受惠。国家4万亿元内需拉动的领域,直接带动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多个行业的产品应用,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就将带动地铁、轻轨、高铁线上的基础设备和电子通信设备等相关产业。
市场经济是信心经济。危机突如其来,应对危机的措施也应迅速有效、力挽狂澜,短短43天时间中,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全部出台,各项“应急措施”下手准、出手快,给十大产业吃了“定心丸”,提振了各行业信心,迅速扭转了下滑态势。
调整结构奠基明天
去年以来,国内钢铁业兼并重组频频出现:沙钢重组江苏永钢;宝钢重组广钢、韶钢;武钢重组柳钢;济钢、莱钢组建成立山东钢铁集团;唐钢、邯钢组建成立河北钢铁集团……
尽管这些业内的整合,使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前10位钢铁企业钢产量占全国的比例约为44.13%,远低于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也距“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相差甚远。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指出,在振兴规划中特别加上“调整”二字,突显“调结构”的重要意义。这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最大的特点是,把应对危机和产业调整相结合,既考虑了各产业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怎样起到“保增长”的作用,同时又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了“调结构”,从而达到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效果。
“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第一个推出的钢铁业,其结构调整到了非调不可的境地了,至少有一亿多吨的产能是过剩的。”参与起草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教授级高工陈子琦心忧我国钢铁产业的现状。我们的钢产量5亿吨,世界第一,相当于世界第二到第九位产量的总和,但一些高水平、高工艺技术的产品以及一些新产品很紧缺,比如像深拉冲的、表面程度要求比较高的汽车用钢还是紧缺资源,可谓“大而不强”。
值得指出的是,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在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有力带动下,1-10月份全国累计生产粗钢4.72亿吨,同比增长10.5%,而同期全球粗钢产量9.82亿吨,同比下降13.5%。70家重点大中型企业5月份起实现扭亏,7-8两个月盈利分别超过100亿元,1-10月累计实现利润 375.85亿元。
像钢铁产业“调结构”一样,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有色、船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都对“淘汰落后”和“扶持大集团”明确了目标,通过整合行业资源、优化结构,为行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面出击增强实力
“汽车产业是十大产业中振兴效果最明显的一个。”工信部副部长苗圩评价说。当大洋彼岸的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走到破产边缘之际,而中国车市却一片红火。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今年产销1000万辆轿车的任务提前完成。苗圩说:“这不仅是汽车的销量突破,更是一个行业和一个产业链的稳定,是3000万就业大军的稳定。”
十大产业中,汽车、纺织、钢铁、船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等9个工业行业的就业超过了1亿多人,完成的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占GDP的比重也达到三分之一。这些行业在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就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研究员认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不仅在产业上包含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全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产业覆盖面之广,扶持力度之大,政策决策的效率之高,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在十项产业内部也全面出击,提升各产业的整个实力,体现了长远发展的思路:应对危机与振兴产业相结合;控制总量与优化布局相结合;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企业重组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内需为主与全球配置相结合。
尤其对自主创新能力,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浓墨重彩,这是提升中国企业实力的关键所在。受金融危机影响,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低端产品订单大幅下降,而自主创新的高端新产品订单保持旺盛势头。如一重集团自主研发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百万千瓦级核电、大型铸造锻件订单目前已占2009年订货量的60%;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的先进兆瓦级风电机组订货量高达6200套,已排到2010年以后。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的企业和产业已站到一个新起点上,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不仅要追求数量,更要上质量,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将全面提升中国企业的实力,助推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