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创造型,专业性、学术型,自主性、实践型。武汉科技学院实施研究生教育“三性三型”创新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该校研究生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比赛中屡获大奖,一大批高水平的论文被SCI、EI、ISTP收录,多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研究生培养中,武汉科技学院注重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校从特色和优势专业出发,强调学生应该具备多学科知识和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激发研究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学校每年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让师生了解学术前沿,感受学科魅力;同时鼓励各个专业的学生轮流上台主讲,促进了不同学科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学校还鼓励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研究兴趣,在征得双方导师的同意后,自由选择其他专业内的研究课题。这种开放性、个性化的培养方式,给研究生们发挥自身潜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口语强化训练、高级英语读写、英语视听说、高级英语拓展训练”四大英语教学模块。学校对每一届研究生新生,在入学后的第一个月集中进行英语口语强化训练。强化训练采用小班教学方式,每班不超过30人。聘请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的外教进行互动式教学,穿插英语小游戏、小短剧等新颖生动的教学方式,让研究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同时不定期举办英语沙龙活动,切实提高研究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在公共课教学中,学校也将研究生理论知识学习与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的教师实施了“建构性学习五步教学法”:第一步由教师领读、讲授经典著作文本;第二步由研究生结合课程学习、撰写课程论文;第三步是教师组织课堂讨论;第四步是同学相互评点课程论文及演说水平;最后是教师现场评点,当堂对同学们的演说和评点予以打分。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既深入透彻地理解了书本知识,又灵活有效地运用了基础理论,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充分拓展。
设立创新基地和创新基金
“创新基地”和“创新基金”,从政策和经费上支持研究生从事对科学发展有影响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或技术创新研究,为“三性三型”研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
研究生创新基地主要负责研究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下设10多个运作实体――创新实验室,研究生在实验室可以得到专业导师团队的全面指导。创新基金由学校每年划拨20余万元,主要用来资助研究生进行科技创新课题立项、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专业竞赛等。
创新基地每年3、4月份接受在校研究生申报创新课题,申报者需认真详细填写《研究生创新课题立项申请书》。申报结束后,学校统一将申请项目交由校外专家评审,以保证评选的公正性。最后依据专家的评分和意见,决定创新基金的资助项目及资助金额,每年都有40个左右的项目得到资助。
2008年的“ADI中国大学创新设计竞赛”,吸引了清华、北大等近200所学校的500多支队伍参加。由许乐平、罗成、刘合坚组成的武汉科技学院研究生队,凭借“新型织物悬垂特性测试系统”,一举摘得高级组一等奖和“最佳软件设计奖”,成为湖北省唯一的获奖团队。李威凭借其“珞喻路气象大楼”空调设计项目荣获“艾默生杯”全国数码涡旋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未来之星”大奖。
创新实践活动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
课外实践是锻炼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舞台,每年暑期,武汉科技学院都会组织研究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还积极深入社会,先后进行了“来凤县农村调研”、“南街村文化园调研”等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会认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008年,武汉科技学院向四川地震灾区派出了全国第一支大学生支教团队,这支队伍创造了“人数最多、抵达时间最早、服务时间最长”的三个全国之最,研究生分团委还在灾区确定了一名结对帮扶的贫困儿童,除了平时对其提供心理和学业上辅导外,将资助其至高中毕业。
设立了湖北高校首个“研究生创业基金”。武汉科技学院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创新性较强、有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技项目提供资金扶持。研究生申请的项目在通过立项审查后,学校与申请人签订《研究生创业基金项目合同》,并向政府和企业推荐具有创新价值的项目,积极联系产业孵化基地,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技术孵化,使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