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年底为何“突击花钱”

2009-12-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亮 我有话说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相对于财政收入时间和预算完成进度相对匹配的情形,今年预算支出的进度大幅落后于时间进度:1―11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56235.97亿元。而据今年全国人大批准的财政部提交的预算报告,全国财政应完成支出76235亿元,与年初财政支出预算相差2万亿元。

这是否意味着,年底前必须将这2万亿元

花掉呢?

(一)年底花钱老话题

全年时间进度已完成91.7%后,全年财政支出的进度仅完成了73.8%――这就是我国财政在“12月有2万亿元要突击花”这一说法的来源。

财政部财政研究所所长贾康解释说,年底财政支出加快节奏属于正常现象,历年情况基本都是这样。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的研究员杨志勇也认为,12月支出进度会加快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同时认为,尽管按照惯例年底财政部花钱节奏都会加快,但是2万亿元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最近他表示,要不断加强财政支出管理,防止年底突击花钱。

其实,年终突击花钱是老话题,几乎每年接近年底时,各级政府都要发出防止突击花钱的文件或者指示,而每年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也在年复一年的上演。

(二)“突击花钱”有根由

每年第四季度,各大商场、图书大厦的“团购卡”处于“热销”状态,前来购卡的“预算单位”络绎不绝,而这只是年底突击花钱的表现形式之一。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地方财政支出运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课题组”曾调查指出,年底突击花钱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利于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容易造成浪费。凡是急于在年底前将钱花完的“预算单位”莫不是一样的初衷:担心结余款若被“清零”,来年财政拨款数额可能会受影响。该调查分析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的几种情况引起的:

第一种情况,预算单位的预算编制不实。在项目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单位打出了太多富余,财政款拨下来后一时又安排不出去,只好年底突击花钱。此类虚报预算的心理很容易理解,一是前期担心未来不确定因素多、无法预测,必须为执行预算后期留有余地;二是为了弥补公用经费不足,便于机动;三是干脆是受利益趋动,财政资金多多益善、不要白不要。

第二种情况,预算单位前期执行缓慢。预算执行“前松后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或是计划做得较粗、前期工作抓得不紧;或是担心钱不够,前期不敢花;也有一些是客观因素,如因政府采购时间较长使财务支出时间后移;部分项目因为相关手续一时没能办全,使开工时间后移从而造成财务支出后移;因工程项目的检查验收周期或一些修缮项目(如院校的学生宿舍)只能在假期开工等自身特殊性问题导致财务支出后移等。

第三种情况,部分财政资金拨付的时间较迟并且数额不确定。就预算单位而言,下半年还能从财政部门“要到”多少钱或者财政部门还能追加多少资金是一个未知数,有时部分财政资金拨付下来很晚(如十一、十二月份才到位),从而致使年底突击花钱成为必然之举。

(三)科学预算是必须

今年10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讨论第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指出,要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尤其要防止铺张浪费,防止年底突击花钱。

有专家指出,花预算内的钱并不违反规定,如有超收,除安排用于解决历史债务、特殊的一次性支出等必不可少的支出外,节余部分完全可以转入明年预算使用。关键问题是,要在执行明年预算过程中,考虑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严禁大手大脚、奢侈浪费,要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民生领域,并开展对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政府非税收入和“收支两条线”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从根本上断绝突击花钱的源头。

有专家评论认为,年底突击花钱,一方面说明我们年初的预算虚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财政支出制度不尽合理,导致支出与项目不能同步。仅仅阻止各地在最后一个月突击花钱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加强财政预算及使用方面的审计监督,将钱用在刀刃上,让预算的钱款完全落实到项目上,有效防止突击花钱,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预算科学化。

北京市委党校教授熊英也直指目前预算编制不够科学。财政预算的执行是考察政府服务效果和工作效率的基础,目前的一个问题是执行与预算差距过大。因此,应该深入分析执行情况,消灭不应当出现的差距,防范可以避免的差距,将预算执行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