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这是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河海大学因水而生,缘水而为,顺水而长,九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与积淀让河海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中国高等教育和水利事业发展中成绩卓著。如今,围绕建设国际一流水利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河海大学以谋求科学发展为灵魂
以谋发展为灵魂,确立特色鲜明的发展定位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办学治校的第一要务。河海大学坚持把自身的发展放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全局中,放到国际高等教育大背景和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建设整体中,放到中国水利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思考,深入了水利及相关领域国际上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需求、深刻把握当前形势和竞争格局下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与弊端,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转化为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学校确立了建设“国际一流水利学科”、“若干优势学科”、“多学科综合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与定位。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学校充分发挥在我国水利发展战略格局中的独特作用,把特色强校作为实践学校科学发展的本质追求和必然选择,紧密结合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三期建设,把学科建设重点放在对原有水利学科的整合、派生,放在对特色优势学科的强化、拓展,通过院系调整、师资力量整合、跨学科平台搭建等,凝聚水利学科与相关学科优势,激发产生新的生产力。
以促质量为基础,坚持内涵提高的发展道路
河海大学把求解人类水问题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紧紧围绕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对内固本强基,对外营造环境,心无旁骛地坚持走内涵提高为主的发展道路。
坚持夯实基础、提高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以培养具有“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时代责任的水利行业优秀人才,回应中国水利事业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为此,学校适时成立了“大禹学院”以培养水利类拔尖人才,依托国家级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面拓展学生文化素质,以学校“彩虹工程”对接国家“质量工程”,实施“就业五大工程”使学校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同时,建设长江、黄河、西部水电开发等多个国家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实施“与国外高水平学者共建研究生课程”等系列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保证机制。
坚持繁荣学术、服务社会,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质量。河海大学是水利领域同时具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唯一高校,肩负着为现代水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历史重任。学校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国家“863”、“973”等重大研究项目、基金项目、重大工程建设科研项目及国防科研项目为载体,加速科研成果的产出、科研人才的成长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实现保质增量的发展目标。学校坚持完善合作发展委员会组织,加快与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大公司、大企业建立更加广泛的战略合作联盟,建立以方向、项目、基地、人才、成果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支撑体系。同时,学校秉承精研求真的学术风格,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全方位、多形式、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提升学术整体水平,带动教师学识更新,反哺教育教学,努力在水利及相关领域引领科技发展方向,成就卓越贡献。
以聚人才为核心,实施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
河海事业的发展最终要靠人才,实现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需要有一支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一支能力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管理队伍,一支水平高、服务好的技术支撑队伍作保障。学校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积极推进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的改善;结合国家、部省有关人才工程项目,开展“源泉工程”建设项目,出台《河海大学“211工程”三期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队伍建设计划实施方案》,制定“河海学者”聘任办法,大力开展领军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组织实施创新团队的选拔、培养。
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做到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爱人才做到政治上爱护,生活上关心,事业上帮助;兴人才做到发掘人才,依靠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聚人才做到营造环境,创造条件,积聚力量,形成核心。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就是要管宏观、管大局、管战略、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努力营造聚人气、干事业、谋发展和出人才、出大师的和谐环境,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
以筑环境为途径,推进和谐校园的发展进程
和谐校园是学校开展一切工作的起点,是学校实现科学发展的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以人为本,让师生在各尽其能的基础上各得其所,实现办学思路、办学机制、人才培养的和谐统一,实现各办学要素与系统整体和谐统一,进而推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教学科研条件、公共服务体系等硬件建设是和谐校园的物质基础。学校积极推进江宁校区建设及新征地工作,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缓解师生办公、科研用房紧张的矛盾;推进信息系统开发,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供更高水平的网络支持与信息服务;明确后勤深化改革的方向,提高师生员工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管理体制机制是和谐校园的制度基础。学校从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出发,积极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理顺校、院、系等三级组织之间的关系,通过完善并实施“三重一大”和其他一系列规章制度,实现校令畅通,反映灵敏、运转规范的要求。
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90多年的河海业已形成优良的办学传统、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河海精神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精神动力,学校不仅坚定不移地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以科学的精神、负责的态度、超前的思考,在发展中促和谐,在和谐中谋发展,使学校在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进程中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