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欣闻何祥林等同志所著的《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新论》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并被评为“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二等奖,十分高兴。通读了此书后最大的感觉,就是此书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对于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该书的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其一,该书较
该书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其一,本着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原则,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十三类大学生典型群体的特征,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书中所分析的十三类大学生群体,可以说是目前许多高校都十分关注并加以重点教育的对象。分析和解决这些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要求和重要体现。其二,本着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结合的原则,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和不同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结构安排上该书采取一般分析加具体分析的办法,前三章从总体上对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揭示了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后十三章分别对十三类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具体论述,揭示了不同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其三,本着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原则,针对每一类大学生群体来分析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群体,其思想政治教育在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性或相近性,对他们的分析如果不找准切入点,其思想政治教育就会缺乏针对性。该书对十三类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时,分别都用了一节的篇幅来详细论述难点和重点问题。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的提出,对于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四,本着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相结合的原则,一定层面上总结了我国各高校在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揭示了今后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思路。本书的作者都是来自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不仅具有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和理论研究积累,而且能够自觉地紧密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所提出的建议思路契合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比较好地注意体现出时代性和创新性。
(作者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