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湖泊是有生命的,她与人类、城市生命力息息相关。
洱海,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核心。1996和2003年,曾两次暴发蓝藻,饮用水源和景观旅游等受到严重威胁。
2007年,一连串事件给中国湖泊治理敲响了警钟: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水质遭受严重污染。随后,巢湖、滇池也不同程度出现蓝藻。
面对我国城市近郊湖泊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如何找到最佳治理良方,使已严重污染的湖泊重新变清,无疑成为目前各地政府急欲破解的难题。
洱海,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誉,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母亲湖”。面积251平方公里,蓄水量28亿立方米,湖岸线128公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洱海水环境严重恶化,引起了全社会的担忧和高度关注。
痛定思痛治污染。通过几年努力,洱海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污染有了根本性好转,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生态系统逐步恢复。从2004年起,水质连续5年稳定保持在Ⅲ类,2008年有8个月达到Ⅱ类标准,水体透明度达3~5米。突出绿色政绩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得到了国家和云南省的充分肯定:“循法自然、科学规划、全面控污、行政问责、全民参与”。国家环保部称洱海是“全国城市近郊保护最好的湖泊之一”,并在全国推广“洱海经验”。
启示之一:树生态文明理念,全民动员打响“母亲湖”保卫战镜头回放:
◆洱海一直是百姓赖以生存的生命源。在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洱海人口密度最大,有80万人一直饮用洱海水,还有11个乡镇的28万群众靠洱海打鱼和种田为生,流域耕地面积达41万多亩。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各类污染物大量排放,导致洱海水质下降、富营养化升级。1996年,洱海大面积暴发蓝藻,湖水透明度从4米骤跌至0.5米,部分水体发出了恶臭,水葫芦疯长,水下鱼类窒息。2003年,洱海再次大规模暴发蓝藻,水质级别下降到Ⅳ类……
(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全民参与,是洱海治理保护的最大亮点。任何一件事不动员老百姓,没有社会的广泛参与,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环保是为了人民群众,环境保护也只能依靠人民群众。)
让洱海重新干净起来也被提上大理州委、州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洱海清,大理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大理举全州之力,全民总动员,把洱海保护工作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大理州成立全市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的组织领导机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使洱海综合治理保护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
与此同时,建立起严格的重奖重惩目标责任制。州委、州政府与大理市、洱源县等各部门签订治理目标责任书,从县市到乡镇、乡镇到村社又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确保治理目标实现,责任到人;实行风险金抵押和一票否决制;对规定时限完不成治理保护任务的领导,个人所交抵押金全部上交财政,不提拔、不重用;严重失职、渎职的给予重惩重处。
由于广大干部积极带头,群众参与热情高涨。自2003年起,每年一次的“保护洱海、清除垃圾”爱国卫生运动,全社会都广泛参与;组织洱海保护倡议万人签名募捐、有奖征文和歌手大奖赛等活动。编撰发放10万册《洱海保护法律法规常识》和中小学保护洱海常识等宣传读本,邀请白族民间艺人将洱海保护编为大本曲在全市范围巡回演出宣传,使“洱海清,大理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洱海的保护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洱海保护,保护洱海的内容被编进了中小学教材;有关部门还组织村民参观滇池污染情况,沿湖群众都有彻底治理“母亲湖”的共同心愿。每个村子统一集中处理垃圾;上千名洱海湿地协管员、河道协管员,专职负责清理流入河道的垃圾。庞大复杂的洱海治理工程,就这样轻松地变成了每一个老百姓“份内”的事。
由于全社会的热情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洱海的保护治理工作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在,一个“洱海保护,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已在大理形成。“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不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成为老百姓的一种文明行为和习惯。
启示之二:建长效管理机制,多管齐下狠抓重点治理工程镜头回放:
◆洱海源头的洱源县共有大小支流500多条,洱海流域面积1451.22平方公里,整个流域主要由罗时江、永安江等6条主要河流和海西海、西湖、绿玉池5个湖泊组成,径流总量达7亿立方米,占洱海多年平均径流量的70%。
◆洱源县六个乡镇共有43475户19.472万人,一年收聚的垃圾量是49743多吨。这些农村垃圾如不加以管理,将会对洱海水源形成巨大污染,进而加剧洱海的富养化。
(大理白族自治州环保局李琼杰:严重的水污染给所有大理人上了一堂深刻的环保课。“母亲河”治理不好,愧对子孙后代!)
为了“让湖泊修养生息”,为了振兴保护好洱海,大理人开始实施整个流域统筹规划综合防治,并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模式:
――稳步实施环洱海生态工程,退田还林、退塘还湖、退房还湿地。实行洱海全湖半年休渔和渔船集中入港管理制度,全面取缔湖内挖沙船、机动运输船等。完成了58公里环洱海生态湖滨带建设,恢复湿地面积1040万平方米。保护洱海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加快污水处理和截污工程建设步伐,建成了环洱海综合截污干管(渠)49.74公里、城市排污管网153.9公里,新建成2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6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初具规模,为洱海水质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扎实开展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推广控氮减磷、优化平衡施肥73.1万亩,降低氮、磷化肥亩用量15%―20%以上。完成无公害蔬菜基地7.3万亩,调整大蒜种植面积2万亩。全面取消使用化学除草剂,开展太阳能牛粪中温处理系统建设,建成沼气池1.9万口、公厕115座、尿粪分集式生态卫生旱厕1600个,减轻了洱海流域面源污染。
――全力推进入湖河道和村落垃圾收集处理工程。综合治理苍山十八溪、罗时江等河流,建成40个村落污水湿地处理系统。全面推广“农村定时定点收集清运垃圾”模式,建成农村垃圾中转站10座、垃圾收集池1450口,初步建成了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网络。
――强化洱海面山绿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洱海流域的面山、近山退耕还林5.2万亩,建成公益林3.5万亩;在全市实施万株大青树种植工程,绿化村镇道路258.246公里,绿化城市面积972.02公顷;实施标准化小流域治理8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876km2。
――进一步加强洱海环境管理工作。取缔洱海周边石灰窑110座、简易厕所141个,取缔面山采砂、取石640户。开展“三禁”工作,在流域内104个自然村全面禁牧山羊,实施流域禁磷、禁白,减轻了洱海流域环境污染。
在洱海的保护治理工程过程中,大理人确立起科学、系统的综合治理思路,并实现三个转变:坚持从湖内治理为主向全流域保护治理转变,从专项治理向系统的综合治理转变,以专业部门为主向上下结合、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治理转变。
启示之三:兴绿色政绩观,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社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数字洱海:
◆200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6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社会总收入57亿元,增长15.6%。2008年全州接待国内旅游者921.6万人次、海外游客31.7万人次,分别增长6.2%、17.9%。
◆2008年,洱海流域生产总值162.18亿元,占大理州的43.6%以上,年均递增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1.8万元。真正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
(中国环境科学院首席专家金相灿:10多个春秋,大理州委、州政府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生态文明建设。一届接一届,毫不松懈,经过艰苦努力,使洱海保护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苍山洱海风景区是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素有“风、花、雪、月”四大奇景。气势恢弘的苍山、高原秀丽妩媚的洱海、古城、三塔及山海之间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田园山水风光。
2003年9月,大理召开“构建滇西中心城市”规划会议,大理定位为“著名的文化、旅游特色浓郁的现代城市”、“独具特色的国家级山水园林大城市,风花雪月大花园”。2006年1月,“大理风景名胜区――苍山自然与南诏文化遗存”被国家建设部公布为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面对这样一块宝地,大理人围绕“洱海清,大理兴”坚持合理布局,在全州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的重新优化、调整,坚决将一批重度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工业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大理州的发展“铁律”,也折射出大理州各级党委、政府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政绩观。
一切以洱海保护为前提的“绿色政绩观”,使得大理人懂得牺牲,知道取舍。早在2005年洱源县的财政收入就已过亿元,在大理州名列前茅,但环保至上的原则,洱源人主动放弃影响环境、影响生态的发展项目,2007年,洱源县在全州的排名跌至第八位。
为了洱海保护,洱源人在经济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让步。面对保护洱海源头头等大事,洱源没有一丝一毫犹豫和迟疑,举全县之力,呵护身边那一池碧水。洱海的地热资源丰富,被誉为“温泉之乡”;这里风景秀美,被旅游者称为“度假天堂”。迷人的湖光山色与多彩的民族文化,使洱源被称作“天女撒歌的地方”。
如今,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洱源的生态旅游后劲十足。去年,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3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3.66亿元。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1.76万人次,同比增长12.7%,旅游社会总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9%。
洱源今天的变化,完全得益于多年来持之以恒的环保治理。“为治理湖泊而保护湖泊”的“大洱海”治理观念,把洱海保护放在主导大理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为大理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并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并进的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最终实现了大理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