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淄博职业学院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推行中层干部“职岗分离”管理,构建起干部“能上能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了学院跨越式发展。据统计,从2005年到2008年,学院仅中层正职人员的变动率就达69.4%;在校生由建院初的4600人增长到2.5万人,进入全国百所示范
“零起点竞争”催生“阳光选才机制”
淄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鹿林介绍,学院对中层干部实行“职岗分离”管理,其核心是干部的行政职级与岗位职务相分离,即:干部担任的是岗位职务,与行政职级不挂钩,干部的日常管理、考核、培训、待遇等按照岗位职务来进行;干部选拔的主要途径是竞争上岗,并实行全员竞争,竞争上岗方案由市委组织部审核把关,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后组织实施;干部任用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党内职务实行委任制,行政职务实行聘任制;干部聘期内,实行岗位目标绩效考核,对排名居前的进行奖励,排名末位的进行淘汰。同时,实行“零起点竞争”,打破身份限制,在确定竞争上岗人选的资格条件和用人标准方面,坚持不惟身份、不惟资历、不惟台阶的“三不惟”原则,凭能力、凭实绩用干部。
学院还打破传统的干部任职年限和层级限制,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且工作5年以上或硕士学位且工作3年以上或博士研究生“可直接竞争中层正职岗位,40岁以下、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且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研究生且工作1年以上或博士研究生可直接竞争中层副职岗位,以竞争上岗综合成绩为依据,由学院党委研究确定拟任人选。对竞争”上岗“的干部,实行聘任制,聘期3年,3年后重新参加下一轮竞争,实现了对干部动态管理,干部队伍结构由资历型变为能力型。目前,学院在中层正职(正处级)岗位上任职的36名干部中,原行政职级为正处级的只有3名,原行政职级为副处级、科级的,分别为22名和9名,普通群众2名;在中层副职(副处级)岗位任职的34名干部中,原行政职级为副处级的只有5名,原行政职级为科级的有24名,普通群众5名。
“动态考核”畅通干部“能上能下”渠道
淄博职业学院制定了一系列干部考评制度,运用绩效考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对竞聘上岗的人员实行“动态跟踪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任用、奖惩挂钩。学院设立了质量控制与绩效考核办公室,制定了《质量控制与绩效考核督导工作条例》等责任追究办法。实行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年末按考核得分排队,对成绩优异的集体及其主要负责人按名次进行奖励,对连续两年考核在后位的干部进行调整。近3年来,学院共拿出150万元对考核位居前列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先后有2名中层正职因考核位次居后被调整。
为激励干部认真履责,学院坚持以岗定薪,受聘人员在聘期内享受岗位津贴,津贴按所聘岗位职务标准执行。从2009年起,学院还按照工作岗位发放相应的“阳光补贴”,这项补贴不考虑干部原来的行政职级,普通职工、科级干部在中层正职岗位任职,同样可以享受正处级“阳光补贴”。
为确保干部“出口”通畅,学院建立完善了干部“下”的各项配套措施,实施了保障机制、转岗(离岗)培训机制、再上岗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使“下”的干部既能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又能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素质,为重新上岗做好准备。近年来,有8名中层干部落聘,其中6名是市委组织部备案管理的副县级干部,有的转岗竞聘了低一级岗位职务,有的从事教师或一般管理岗位的工作。
干部体制实现“五大突破”激发办学活力
淄博职业学院对中层干部实施的“职岗分离”管理改革,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实现了“五大”突破,为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在用人导向、用人观念上实现了新突破。“职岗分离”管理,打破了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的用人观念,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
――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上实现了新突破。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参与竞争的热情。据学院组织人事处负责人介绍,每次竞聘都吸引300余名干部参加,第三次竞聘参与竞争的达到373人。学院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干部群众对学院中层干部实行“职岗分离”管理持赞成态度的占93.85%,总体评价持满意以上态度的占98.97%。
――干部管理方式实现了新突破。“职岗分离”的实行,使干部管理方式由“相马”向“赛马”转变,形成了“事业不发展就是倒退,倒退就要让出岗位”的用人环境,树立了“不是看你是不是优秀,而是看有没有人比你更优秀”的选人用人理念。
――干部队伍结构优化实现了新突破。一大批工作实绩突出、业务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目前,学院中层干部平均年龄42.5岁,最年轻的30岁;科级干部平均年龄35岁,最年轻的24岁;中层干部中具有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从第一次竞岗时的34.4%上升到52.6%,其中,博士3名,硕士13名。
――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了新的突破。干部职工淡化了身份意识,强化了“爱岗”、“惜岗”意识,责任感、压力感和危机感普遍增强,激发了自我加压、争创一流的工作热情。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教学科研硕果累累。目前,学院6个专业被列为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先后获得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教育部“十一五”规划主编教材9部、国家专利34项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