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成都武侯: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化

2010-01-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晏兴兵 我有话说

构建均衡发展先行优势

成都市武侯区有“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地域特点。2003年前,该区教育体制格局是“教育局管城区学校,乡镇管中心校、管村小”,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一方面,城区学校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城郊农村学校举步维艰。2003年,面对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矛盾、大量进城务工农村劳

动者子女渴望在城里上学等现实问题,武侯教育行政部门在中西部较早提出“从体制改革入手,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得到区委区政府全面支持。

2003年开始,武侯区委区政府制定了为期15年的发展规划,制作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在四川省率先将原属乡镇管理的18所中小学收归区直管。全区推行城乡学校“捆绑发展”机制,实施“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学校管理办法,并继续尝试“松绑、脱绑试点”、尝试“初中强弱捆绑”、“公民办捆绑”以及捆绑学校“联体考评”。用这种方法,帮扶学校通过文化浸润、课程引领、课堂跟踪、建设教师学术共同体等办法,逐步激发了城乡学校自主发展的热情。

立足公平配置资源

倾斜扶助弱势群体

第一次送儿子到武侯区武顺街小学报到时,从仁寿县板桥乡到成都打工的杨光立至今记忆犹新:“现在孩子读书的条件跟自己小时候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学校免收学费和书本费,姐弟俩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新学校,不仅仅是环境变得更好,教学质量也更高,儿子来到新学校,成绩突飞猛进,还当上了中队委。

据了解,像这样的案例在武侯区不胜枚举。这是因为武侯区花大力气改善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几年来,城郊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郊学校达到并超过了城区水平,不少城郊学校比城区学校还要漂亮。2003年以来,武侯区共投入11.4亿元,高标准新建、迁建、改扩建学校达30所,80%位于城郊涉农地区。吸引社会资金3亿多元,兴建民办学历教育学校22所,其中16所位于城郊。近年,该区每年对城郊学校的投入增幅平均达23%。2008年和2003年比较,城郊学校生均教育经费增幅达220%。

武侯还通过公开招聘校长、副校长和校长助理,推动管理人员向城郊流动;通过规定城区教师晋升职称必须有在城郊支教的经历,设立支教专项经费,为城郊学校教师提供“五险一金”等措施,引导城乡教师流动。

该区还先后为城郊学校下拨教师编制655个,招聘教师370名,选派选聘校长16名、副校长、校长助理70余名和15名特级教师、60名学科带头人和省市青年优秀教师到城郊学校工作。2009年,武侯区义务教育段教师全部实行绩效工资,城乡教师待遇基本一致,年平均收入达59102元。

到2009年,武侯区的外来民工子女达到4万余名,占学生总人数的40%多。“我们的政策是对本地农民及失地农民子女实施免费义务教育,通过公办为主,委托民办学校培养、在其他学校随班就读等办法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该区相关负责同志如是说。对委托接收民工子女的民办学校,区政府按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中学12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3年共补助了1300多万元。此外,该区还对区内所有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给予补贴,每年每生都可以享受500至1000元的费用补助。

力促城乡学校内涵均衡

武侯区用教育督导的方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着眼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基础”和“发展”并重的学校综合性督导评估新模式。

这一模式,将评估指标设置为基础和发展两个部分。基础部分将学校工作分为“办学方向与管理、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经费和后勤管理”等内容,减少对由于上级部门分配以及历史原因造成的指标差距(如:校舍、设施设备等)的考核,着重考察学校的改革和管理水平;发展部分重点考评各学校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年度办学亮点、目标和思路措施以及预期效果,突出特色和发展。

新到武侯区担任城郊小学校长的刘晓燕认为,“这样的评价方法,实质是以纵向增值度来考察学校的办学绩效,显然,这种方式更为公平,更为关注现在和将来,这对于调动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很有意义。”她的学校曾经是一个破烂不堪的村小,而在2008年,区委区政府投入7000多万元,加强软件硬件建设,如今已经成为一所远近闻名的实验小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