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警惕剧作家队伍的萎缩

2010-01-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蔡丹诺 我有话说

近日,一篇题为《中国剧作家萎缩惊人》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剧作家现状的关注。文中称,中国剧作家现状触目惊心,剧作家队伍急剧萎缩。从今年剧协召开的“全国剧本创作和剧作家现状信息交流会”获悉,吉林、广西能写大戏的不足10人,陕西编剧队伍进出倒挂,贵州省直属6个院团仅有2位在职编剧,北京编剧人才极其匮乏……如今

,许多编剧只得“退而不休”,如魏明伦、郑怀兴、周长赋等“十八棵不老松”仍笔耕不辍。后继乏人的现象令人忧虑。

细加分析编剧人才匮乏的现状不难发现,其中既存在受戏曲自身特点影响的原因,也有机制、体制有待变革等因素。首先从创作本体上来看,对于当代戏曲文化创作团体没有清晰的定位。戏曲作为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形式,它究竟能够承担什么样的文化内容,在创作之初便模糊不清。在为数不多的致力于戏曲创作的剧作家中,是归于传统还是大胆创新也一直是戏曲创作的争论焦点。目前,无论是哪一种形式,依然局限于表达手法的转换。戏曲观众保守的观戏心态也使得对演出内容大胆突破的尝试难以深入人心。如当年李六乙的小剧场版《花木兰》,虽然标明为先锋戏剧派的代表作,却难激起观众的强烈呼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本创作的创新发展。

从戏曲创作来看,戏曲发展的特点是要造就传唱的经典。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积淀的民族,其原生的艺术形态,在与观众沟通时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因此,题材难寻、体裁落后并不是问题所在,“行业戏”、“专项定位戏”也并不代表呈现效果将会与群众需求造成很大落差。而是目前很难再有“十年磨一戏”般的去创作经典剧目,更不要说还原戏曲创作的本来面目――起源于民间。戏曲经历了蜕变后对于演员的苛刻要求,决定了剧本编排的非草根化,排除了大众参与的可能。使得这项具有广大受众群体的艺术形式反而成为了小众创作的“试验田”。没有足够的学习交流平台提供,剧本家创作也无从谈起。

戏曲美学的呈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现场氛围和舞台意蕴实现的,需要近距离审美才能更好地产生共鸣。这种气氛的烘托和观赏效果,无法通过音频、视频和网络传输等现代科技手段来展现。戏曲相比其他艺术形式的外延产品开发,情况差强人意。展现渠道受限成为影响戏曲创作队伍发展壮大的经济因素。此外,当前一些院团人员设置、财政补贴的分配、民间资本的融入和商业演出的运作等等各种复杂因素难以正确理顺关系,尚未健全的职业表演院团的经营管理和民间剧团的生存现状较差等等也使得戏曲编剧人才资源被逐渐分化。

剧作家是戏剧发展的源头活水。繁荣中国戏剧事业,必然要警惕剧作家队伍的萎缩。让我们在“红灯”亮起之前,安全通过戏剧创作的寒潮,开启中国戏剧事业蓬勃发展的“绿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