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北方严冬已经到来,但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再寒冷也阻挡不住观众跑去影院看电影的热情,因为每年最热闹的“贺岁档”电影大餐又来了。如果从11月下旬算到今年2月下旬春节结束,3个月的“贺岁档”据说有50多部电影
很多电影业内人士对2009年电影市场暑期档的热闹,念念不忘,特别是创纪录的连续10周全国总票房过亿元,最终从6月到8月,全国取得了近17亿的惊人票房收入,这自然有理由让更多人对年底、年初“贺岁档”产生更多美好畅想。因为看看下面列举的片名,你也会认为今年的“贺岁档”似乎有些过于热闹了:《熊猫大侠》、《花木兰》、《第九区》、《刺陵》、《风云2》、《未来警察》、《三枪拍案惊奇》、《十月围城》、《阿凡达》、《喜羊羊2》、《大兵小将》、《孔子》、《苏乞儿》、《无人区》、《锦衣卫》、《越光宝盒》……
上面这个名单还可以拉得更长,而我只是列举了部分受关注比较多的电影。对于观众来说,接下来的近3个月简直就是电影饕餮之夜,电影迷们或许都希望长夜的美梦一直继续下去,不要醒来。因为“贺岁档”中的影片类型之丰富、内容之精彩,相信足以满足最苛刻的影迷──这么多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吧?当然,面对良莠不齐的国产片质量,观众也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让自己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限的各类影片中去。但无论怎样,此时的观众,是幸福的。
但对于上面提到的各部电影的投资商来说,可就没那么好过的日子了,说轻点是如坐针毡,说重点又不知道有几家电影公司要赔本赚吆喝了。中国人做事儿爱扎堆儿,这话挺有道理的。先是投资电影院的风潮吹来,导致市场开始陷入无序竞争,很多影城的租建成本增幅过快,也影响到了这个行业的长线发展。而现在又要面临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制作领域,眼瞅着一部部号称制作过亿的国产大片横空出世,而且都瞄准着“贺岁档”,让人不得不担忧更加残酷的竞争还在后面。
可能有人觉得我是危言耸听,但是最终简单的数学算法就能让人清晰看到市场现状。“贺岁档”3个月总票房规模最大也就是20亿到25亿之间,而眼下不再是几年前的“贺岁档”,只有一部张艺谋电影或者一部冯小刚电影独占鳌头,其他小影片分一点蛋糕渣,活得也能不错。现在的情况是,蛋糕虽然比往年大了不少,但分蛋糕的人更多了,每人都来一刀,谁也不知道谁最后能吃饱。所以这次“贺岁档”影片的竞争,逐渐开始转向影片本身质量的竞争,因为中国电影市场正在告别“一家独有”的日子,蛋糕虽大,但切蛋糕的刀有了更多选择,把控蛋糕刀的手真正被一个个买票的观众所掌控。这意味着很多块蛋糕可能无人问津,因为它的成色虽好,但却被淹没在一片花团锦簇之中了,水涨船高,平时格外显眼的影片,可能在“贺岁档”里无声无息。
有好几个朋友问我,为什么《灵灵狗》那样的影片票房能过亿?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那个档期没有比它更好的影片跟它竞争,也就是说,观众没得选,观众也会去看电影啊,而“贺岁档”的状况就大不相同了。
其实十月初的“贺寿档”已经预示了一些市场迹象,《建国大业》、《风声》两部大片独占了档期内90%的市场份额,这已经在暗示着,虽然市场很热闹,增长很快,但必须要面临两个现实问题:如果影片质量不跟着迅速提高,结局只能是赢的人赢得更多,输的人输得更惨;还有一个道理就是蛋糕做大的速度跟不上来瓜分蛋糕人数的增长速度,这同样不能被忽略。总之,今年的“贺岁档”,对观众来说是天堂,但对电影投资人,或许是地狱,因为放眼四周,的确是危机四伏,而投资人们赔本太多当然不利于中国电影市场的良性循环。所以如何规划好影片的呈现顺序,让细水长流、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就像餐厅上菜一样,得好好研究,而如何培养市场,让更多的观众进入电影院也是电影发行家们要思考的经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