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寄语
尊敬的读者,文艺评论艺术版在您的关心下已满周岁。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正确导向,丰富理论资源,克服文艺评论的趋时与媚俗,加强客观与诚信,团结广大文艺评论家,为您奉献更多观点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
优秀文艺评论文章。我们的主打栏目《文艺观潮》、《艺坛杂议》也将更加关注艺术界热点话题,深度分析文艺现象背后的社会根源。希望热心读者能继续关注我们、支持我们,进一步把版面办好。
――编者
当我国电视剧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影产量挺进世界三甲之时,工人的身影、工业的故事却在浩繁的中国影视剧中归于寂然。这是合理的现象吗?纵观中国影视剧史,回顾工人与工业在历史与当下的进步作用,工业题材影视剧的“上位”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是主旋律诉求与受众需求的必然,是艺术与市场的必然。
引领各个时期影视剧的主流价值观
研读世界影视剧发展史时不难发现,工业题材作品史也始终伴生于其中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于我国亦然:在上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业最初的华光中,在新中国创立伊始的“红色经典”内,在勃兴了当代影视剧的鸿篇巨制里,都能看到工人的坚毅身影和工业的前行辙印。
在新时期电影创作中,工人依然是受众视野中的主流形象。第4代导演把镜头对准了一批坚忍朴实、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塑造了一幅幅真实动人的工人阶层群像:《都市里的村庄》(1982,滕文骥导演)、《北京,你早》(1990,张暖忻导演)等影片塑造了在普通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工人形象,比之于17年和“文革”电影中的“高大全”式英雄人物,更具有小人物的艺术感染力和受众贴近性。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电视的勃兴,《乔厂长上任》、《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一批脱胎于小说、伴合着同名话剧和同名电影同时面世的电视剧作品号令一时。其后,尽管出现了《蓝城》、《车间主任》、《彩练当空舞》、《西圣地》、《大工匠》和《漂亮的事》等表现变革阵痛期工业、工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经历的影视剧,但即使聚合起《铁人》、《青藏线》、《红旗飘飘》、《燃烧的生命》、《黑金地的女人》、《父辈的光荣》和《女工》等几乎全部的工业题材影视剧作品,比照于进入新世纪后年均400多部电影、14000余集电视剧的总产量,工业题材影视剧在比例上依然呈现出“集体性式微”的趋势。
从衍进过程解析“题材稀缺”现象的根源
从题材衍进角度解析,相比较于之前的“繁盛”,工业题材影视剧当下的稀缺有其必然原因:首先是改革开放初始切入的产业是农业,因此农村变革一直是新时期影视剧的主要题材,并演进为当下“三农剧”的热播潮,这在一定程度上夺占了工业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资源;其次,改革开放的发展态势迅猛,影视剧的社会关注虽曾暂时聚焦工业,但迅速发散到民生、公安、历史(表现为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发展观的探讨)等各个领域,工业题材影视剧一时很难担负起这种题材厚度;再有,改革逐步深化带来的产业机构调整,使发轫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化工产业急剧动荡,在新时期初期工业改革影视剧风行一时后,工业运营和工人生活的数十年定式被迅速打破,这给工业题材影视剧的创作生产出了道难题:新世纪的工业题材影视剧,其题材如何把握和表述?
但是,影视剧艺术发展即便有其特殊规律,仍未脱离一般的历史发展基本规律,它必然要真实地反映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在中国影视剧史中工业题材的变迁,正是契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时代精神特征。因此,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以及重化工产业结构调整的完成,工业题材影视剧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实现“上位”,代表了历史与现实的必然。
在新世纪社会发展中意义深远
首先,实体工业的主干产业地位、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地位,决定了通过工业题材影视剧表达主旋律诉求的迫切性。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深刻的变革中,工业与全社会其他产业门类交相融汇,派生出取之不尽的影视剧情节素材;工人的生活广泛地融入社会各个领域并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发展的代表性群体,为影视剧提供了全新的角色选择。作为主流价值观载体的影视剧,理所应当引领时代精神、塑造先进文化品格和美学风格,理所应当奏响主旋律的最强音。因此,在各种文化思潮多元共生的时代背景下,影视剧凸显工业文明和工人阶级的主题,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和践行使命的基本要求之一。
其次,在社会转型时期,工业题材影视剧的“上位”成为民生要求的必然。改革必定要经历阵痛期,工人的生活状态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困难:当代工人阶级从身份象征转变为职业概念;当代工人阶级和资产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工人阶级出现了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这些冲突,激发了更大的利益预期和利益追求。与此同时,社会结构变革、新旧体制转化的过程也是新与旧相互摩擦、相互碰撞、交相作用的过程,由此所引发的各类利益矛盾日益凸现: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国企改革处境艰难;农民工大军进驻城市成为工人阶层的新生力量。这些巨变,激发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观念冲突。还有,旧的价值体系解体、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人群流动速率的加快,造成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道德失范、价值取向变更。这些矛盾,决定了主流价值观亟需确立正确的示范、进行正确的导引。而影视剧作品理当选取工业和工人作为题材主体和角色主体,为经历着发展巨变的国人提供一种反观自身的影像文本。因此,亿万产业工人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和工人阶级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及工业文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不应该被边缘化于镜头之外,不应该缺席于影视剧的视野,不应该被忽略于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主流艺术之中。特别是在中国现阶段的社会语境和文化土壤的烘焙之下,影视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现实主义的视角、人文关怀的坐标,来尊重与体认工业题材,应答工人群体的民生诉求。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进步发展、百姓安居乐业需求的必然,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
打造“类型片”模式还有待于探索
本子不好写、片子不好拍、剧情不好看、作品不好卖,是已经达成“业界共识”的工业题材影视剧的“弱势”,这也意味着工业题材影视剧“上位”的决策已经迫在眉睫。从剧目操作的层面看,上述的“弱势”固然有其现实性,但并非难以克服。首先应该提倡尊重艺术规律,遵循市场规律,将工业题材打造成“好看”的类型片。长期以来,工业题材影视剧一直未能形成自己独具气质的类型风格。在模式化的创作思维里,主旋律作品往往呈现出主题标签化、剧情构思程式化、人物塑造脸谱化、营销推介行政化的态势,因此大大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但从近年来主旋律作品悄然转型“变脸”的趋势看,主旋律作品一样能叫好又叫座。姑且不去论证《漂亮的事》、《大工匠》等工业题材电视剧,即使是高扬主旋律大旗的《建国大业》、《风声》等一大批影片,既在题材上高屋建瓴、紧扣时代脉搏、彰显民族精神,又在创作和营销方面独具匠心、融入市场元素、贴近受众观赏习惯,实现了两个效益的“双赢”。究其原因,首先是遵循艺术规律,坚持“三贴近”原则,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其次是题材内容与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实现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的统一;第三是从宏大的国家美学叙事转为个体化视角叙事,用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来看待历史、解读英雄,彻底颠覆了僵化的塑造手法和格式化的表意模式,实现了艺术探索与受众认可的统一;第四是重组商业元素和市场观念,实现了艺术与市场的统一。这无疑为把工业题材影视剧打造成“好看”的类型片,提供了范例和助益。在工业和工人的主题背景下,真实表现生活,真诚展现民生,丰富呈现情感,贴近受众观赏习惯并融入商业元素,以期获得艺术成功和市场认可是打造工业题材“类型片”应该坚守的道路,而其特有的模式、风格气质还有待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