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通往人文的殿堂――亚非学院通识教育手册》首发式上,教育部外语非通用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刘曙雄教授提出,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
刘曙雄认为,大学教育不是一个技术性的学习过程。通识教育是完善、推进目前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一个很好的举动。但是
刘曙雄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着重于人的培养,着重于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获得某种专业知识,更要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对历史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对未来有比较高远的追求,对国家和民族有比较深远的了解,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五彩缤纷的人类文化有比较深刻的把握。从大学本身的意义和教育的基本意义来思考,任何大学都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培养人。因此,通识教育中的“识”,不应该只是知识的“识”,而更应该是认识的“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