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改革助推文化产业“逆势增长”

2010-01-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图片为欧阳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本报记者郭红松摄

记者:2009年,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文化产业“逆势增长”,带给低谷时的中国经济太多的亮点和希

望,具体说来,“逆势增长”表现在哪些方面?

欧阳坚:2009年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是一个转折之年,文化产业迎来划时代的新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央审时度势,在提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又专门提出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新的战略性产业,使全社会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发生了突破和飞跃。

文化产业在2009年“保增长、调结构”中,以其反向调节的功能,在经济低迷时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加快,在一定程度上补上了文化发展的“短板”。文化产业的市场地位不断提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产品,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文化产业对于服务业乃至整个经济也产生了重要的拉动作用。2009年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总成交额达880.69亿元,其中,高科技与文化相结合产业成交额为249.6亿元,占总成交额的28.34%。2009中国(天津)演艺交易博览会期间演艺项目交易总额超过2.1亿元,带动旅游、餐饮、住宿、零售等同比分别增长25%以上。虽然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还不是很大,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提振信心的作用,增强了我国人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在经济下滑的逆境中,中国文化还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以演艺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海外商业演出的团队约为426个,在外演出16373场,观众千余万人,收入增长30%左右。这种规模的向外发展,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

文化“走出去”,不仅是创收赚钱,更重要的是把中国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精神风貌和文化魅力传播出去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中国经济受人关注,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文化也重塑形象,改变了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偏见,客观的理解和公正的判断增多,对中国的接受和认同增强。所以,我国文化软实力在抗击金融危机中未减反增,初步改变了过去“一手软,一手硬”的局面,塑造了一个与经济大国相适应的文化大国形象,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形象和实力。

总之,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把握机会,化危为机、逆势增长,既发展壮大了自身实力,也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在危机中交出了一张优秀的答卷。

记者:那么,文化产业“逆势增长”动力何来?

欧阳坚:虽然,2009年文化产业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并不是所有行业、所有单位都逆势上扬,只有那些改革到位、体制机制灵活、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才抓住了机遇,实现了乘势而上。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009年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全年共有71家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是过去六年的总和,呈现众多亮点:转制院团类型不断扩展,除歌舞、杂技等市场发育相对成熟、改革经验积累相对丰富的艺术品种外,一些话剧团、地方戏曲院团也积极转变体制,面向市场求发展;转制院团范围不断扩大,由省向地市级和县级延伸;中国东方歌舞团整体转制组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发挥了中直院团在改革探索中的示范作用;按照整合资源、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要求,北京演艺集团公司、陕西省演艺集团公司、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公司等演艺集团公司相继成立,成为区域性龙头演艺企业。

2009年文化部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批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会展进入快速健康发展轨道。文化部与北京市、天津市以部市合作方式建设的国家级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区和中国动漫游戏城项目正式启动。

为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的结合,文化部分别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签订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向两家银行共推荐了47个文化产业项目,涉及资金76.03亿元。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中央文化企业借助金融支持加快做大做强步伐提供了示范。

记者:从《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颁布,到文化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为什么在2009年,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能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欧阳坚: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突破口,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证明,文化产业本身具有许多其他经济产业所不具备的重要特征:

一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文化产业以创意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其发展主要依靠精神成果和智力投入,而不是物质形态的资源。同时,文化产品无论在生产还是消费过程中,都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产业。

二是需求潜力大、市场前景广。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文化消费将会出现跳跃式的“井喷”,并且保持长期的增长势头。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2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就意味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将不断升级,文化消费的比重将大幅增加,这就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是进入门槛低、吸纳劳动力强。文化产业门类众多、产业链长,适合各种类型的企业、人群和资本的进入,既可以发展拥有高新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也可以接纳个体式的工作室或家庭式的生产作坊;既可以吸纳掌握高新科技的高端人才,也能满足具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的就业要求。

四是经济回报高、受益时间长。文化产业是艺术加技术的产业,其投入主要是智力和科技。文化产品一旦受到人们的认可和追捧,就会产生较高的经济回报。另外,它具有一次投入、一次研发而成果却可以多次转化的特点。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形象,可以转化为出版物、影视作品、动漫游戏、舞台演出等系列衍生产品,使成本不断分摊,在经济收益上产生叠加效应。

五是能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扩大影响力。优秀的文化产品能够激发出巨大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又能不断扩大和增强本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渐树立起良好的国家形象,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记者:下一步,怎样针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抓住重点,继续推动改革,释放文化生产力,迎来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兴旺?

欧阳坚: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一是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源整合与生产经营,营造开放统一的市场环境。二是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尽快组建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出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资产和收入上百亿的大型文化集团公司,增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使其成为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三是鼓励多种类型、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的协调发展,逐步实现以股份制企业为主体、国有企业为骨干、民营企业为依托,互为补充、充满生机的文化产业格局。

文化体制改革既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又要把握市场经济的规律,并不是所有文化都能成为产业,都能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要又好又快发展应做到四个“点”:有核心竞争力的“特点”;能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亮点”;形成品牌、便于消费、能形成产品的“卖点”;追求长期可持续效益的“增长点”。

2010年,文化系统将认真贯彻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有关指示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奋发努力,不断深化改革,共创文化事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图表制作:郭红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