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凸显汉译中的汉语本位观

2010-01-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玉红 我有话说

近些年来,汉译中的“翻译腔”、“恶性欧化”被批评,究其因,就是缺乏清醒的汉语本位观。黄忠廉等著《译文观止・例话篇》正是为此而作。

《译文观止・例话篇》共十四章。第一章“有味得意未忘形”是全书的总纲

,标举翻译的最高境界。其他十二章“壮美巧寓优美中”、“追求‘不隔’的境界”、“生命气息的流露”、“平实清雅求工稳”、“精练畅达显古雅”、“古今中外化清丽”、“变通中横生妙趣”、“生动自然赛创作”、“入其内出乎其外”、“通俗松散口语化”、“音美形美动态美”、“妙不可言妙运笔”均按“汉译鉴赏、汉译简况、汉译例话”格式展开,从不同的侧面凸显了汉译的特点,彰显了汉译的美轮美奂,为汉语输入了新鲜血液。第十四章“走出‘被动’的局面”,一语双关,道出了汉语的处境和著者的心愿。综合全书,结构浑然,严谨缜密,既具观赏性,又有学术性;既是翻译爱好者的欣赏读物,又可做学者研究的有益参考,可谓“雅俗共赏”。

《译文观止》充分展示了经典的两大魅力:原文经典,译文更经典。十四篇原文均选自西方经典,体裁跨度较大,横贯古今中外:既有警世恒言之作,如培根之《谈读书》,又有语言学经典,如赵元任之《中国话的文法》;既有小说,如德莱塞之《嘉莉妹妹》,又有散文,如梭罗之《冬日漫步》;甚至还毫不嫌多地载选了唯美主义代表王尔德著名小说《不可儿戏》和《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两个片段。更重要的是,著者并不仅仅窘锢于经典,还对第六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的译文《辉煌壮丽的暴风雨》提出了批评,这正彰显了著者与时俱进的挑战勇气。与之相应的各篇汉译均来自大家或高手,如冰心、吕叔湘、王佐良、夏?安、高克毅、余光中、杨自伍、黄源深、王克非、柯平、潘绍中、郑昌锭等:平行译本则选取最受好评的译本。每一位译者学贯中西,至少也是精通两语:会读会品更会写。他们正是汉语本位观的实践者:如冰心“能将外国作品中好的东西吸收过来,为汉语所利用”;再如余光中的译文“既没有抛开英文的韵味,读起来又是地道的中文,且朗朗上口”。各家译笔或清丽或自然,或平实或古雅,或生动或巧妙,或“忘形”或“不隔”,真是争奇斗艳,译园春色美不胜收!

“汉译例话”是全书的核心,也是《译文观止》的第三大魅力。各章的例话篇篇精彩,达到既定的宗旨,“用足汉语的特点”去“发现汉译的美丽、捕捉汉译的灵性、品味汉译的细腻、体悟汉译的高妙”。每篇例话紧扣原文,结合汉译,条分缕析汉译美妙动人的过程,比如“古今中外化清丽”一章,从方言、文言、外语三个角度赏析了冰心的译笔;“走出‘被动’的局面”一章利用被动研究最新成果,从主动句、中动句和“有标被动句”等方面剖析了“被动”的化解机制。这类“例话”论述简明,清新雅致;说理细腻,清晰有力;分析准确,精当之至,完美地体现了著者深厚的汉语功底和清醒的汉语本位观。

难能可贵的是,著者并非一味折服于“经典权威”,对“因辞害意”的误译以及作者认为不好的译文,都直陈己见,诚恳率直,有礼有节,有理有据,甚至推出“试译”。譬如“有味得意忘形”一章,在赞叹之余,也有“吹毛求疵”,列举了三个“值得商榷”的例子;再如著者以为把withsuch ste p s th e m o rn in g trav e ls 译作“早晨也越来越老”“很难令人接受”。这种学术风骨值得肯定,更值得提倡。

《译文观止・例话篇》,黄忠廉等,语文出版社出版2009年7月第一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