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应建立有吸引力的博士生待遇制度

2010-01-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玉兰 我有话说

教育部、财政部日前下发通知,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博士研究生奖学金由原来的200多元提高到1000元左右,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博士生待遇问题的广泛关注。

博士生“涨钱”引热议

“山东大学关于涨补助的通知”、“延期的博士生涨不涨”、“增加的部分是学校发还是导师发”、“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补助涨到1500元”、“北大净涨1000元”……连日来,在许多高校校园网和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的网络社区,关于博士生“涨钱”的话题一直是热点。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提高中央部委所属普通高等学校博士研究生奖学金标准的通知》于2009年11月下发,通知指出部属院校在读脱产非在职博士研究生基础奖学金标准,由原来的240元、260元、280元(根据读博之前有没有参加过工作区分)原则上应提高到每月1000元,其中20%可由学校集中掌握,用于对特殊专业的博士生奖学金给予倾斜,对优秀学生进行鼓励,以及对兼任“三助”工作的博士研究生发放部分报酬等。这一标准自2009年9月1日起执行。这是继1996年后国家再一次提高博士研究生奖学金标准。

据记者了解,全国部属院校都已经展开行动,出台通知或者紧急研究制订方案: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于嘉林介绍,农大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助研津贴)标准的提高分为两次: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助研津贴)在目前标准(各年级不同)基础上统一提高到每月1300元;自2010年9月开始,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助研津贴)统一提高到每月1500元。同时,农大还对导师提供助研津贴的标准也做了调整,自2010年9月起,导师提供助研津贴的最低数额统一调整为每月1000 元。

浙江大学规定,2005级和2006级博士生每生每月普通奖学金提高到1000 元,按12 个月发。2007、2008、2009级岗位助学金每生每月在原来基础上增加400元。2010级则将岗位助学金学校支付部分调整为每生每月1200 元。

山东大学也已经正式通知,2007级博士生普通奖学金标准由原每生每月300元左右提高到800元整,2008、2009级博士生实行培养机制改革,“助研”奖学金标准由原每生800元/月提高到1300元/月。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也已经正式通知学生,自2009年9月―2010年8月,符合规定的博士生每生每月补发1000元。2010届毕业生补发至2010年7月截止。补发的钱于2月5日前发到同学们手中。

据记者了解,其他部属院校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均已发布正式通知,提高幅度与上述院校大体相当。

博士生待遇事关国家科研创新能力

为什么大幅度为博士生“涨钱”?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博士生在高校科研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显著增强,并已成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生力军,取得了一大批令人瞩目的成果。“涨钱”是为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博士生奖助制度,不断调动和激发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科研创新性。

同时,博士生待遇低也是不争的事实,记者从北京多家高校了解到,博士研究生的待遇一般由奖学金(即国家基本补助)、学校补助、导师补助三部分组成。国家基本补助多年来一直停留在每生每月200多元的标准。学校补助部分通常也称为“三助”岗位津贴,是指教学助理、科研助理和管理助理三类岗位,这些岗位通常要竞争上岗,完成工作能领取岗位津贴,数额也各个学校不等,大致在300元―800元的范围内,如果学校不能提供岗位,那么这部分钱就没有了。实际上,许多普通高校普遍存在“三助”岗位不足和津贴较低的状况。导师补助的部分则是由导师自行确定给还是不给,给多少。

研究表明,25岁到35岁之间是人创新潜能的高潮期,很多世界级的重大科研发现都是在这个年龄阶段产生的。但对我国博士生来讲,这个阶段也是压力最大的阶段。随着年龄增长,许多博士生都已经成家,但是每个月几百块钱的补助并不能“养家糊口”,只好靠另一半或者父母资助,或者在业余时间打工,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生待遇就更低,时间、精力、心理压力使他们不能够集中精神专心学习和科研。博士生待遇低甚至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高校高端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一个制约因素。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担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时曾指出:补贴太低,对博士生人才培养非常不利。博士生补贴至少应该达到本科毕业生三年后的薪水或硕士毕业生毕业时的薪水水平。

与国内不同,国外许多大学为了吸引优质生源,博士生的待遇相当丰厚。德国,博士生不收学费,每人每月提供约1200欧元的生活补助。法国按照国民的平均工资来提供奖学金给博士生。美国各个高校奖学金差别很大,近两年的金融危机也造成一定影响,但总体来说大概每年可以有两万美金。新加坡一些研究机构的全额博士生奖学金大约每月3200新元(约15000人民币)。多数学生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能略有盈余。因此,许多优秀的学生读博首选是美国等高奖学金国家的学校。

精英人才出国读博,对个人成长和促进科研都有利,但是单向流动现象也应该引起关注。南京大学校长陈骏2009年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的身份提案:应该将博士生补助提高到每年三万,以使他们能潜心科学研究。陈骏认为这对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意义非常重大。

教育和科研衔接机制需理顺

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当时博士生的资助水平相当于五级工资标准,博士生的收入高于一般人的工资水平。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分配体制的改革,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而博士生资助水平与工资水平的距离逐渐拉开。后来甚至发展到有的学校博士生补助低于学校所在地城市的低保水平。这期间,为适应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的需要,增强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增设了“三助”岗位津贴制度。1996年,博士研究生普通奖学金标准由原来的每生每月190元、210元、230元三档分别提高到240元、260元、280元,一直实行到此次改革之前。

从200元到1000元,无疑会极大地缓解博士生待遇低的状况,但是和国外学校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有分析人士指出,博士生待遇的问题实际上是我国教育和科研机制衔接的问题。给博士生发的钱应该从哪里来?这是一个需要理清的问题。

美国学校的奖学金来自学生交的学费、政府、私人或企业赞助。学生入学前提交申请,校方、院方或系上会有由系主任、资深教授组成的奖学金委员会来审核申请者。在国内,高校的博士生是学生,现在补贴来源于教育部门,属于资助性质。他们虽然是科研的生力军,国家资助的科研课题一般只有资料费、设备费等,而没有“人力资源的工资”这一项,所以许多博士生导师给学生发钱只能用票据报销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还冒着违反财务制度的风险,也有的导师干脆不发。因此这一层关系如果不理顺,要建立有吸引力的博士生待遇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