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题照片:皖江城市带城市马鞍山(上)合肥(下)景观。资料照片
进入2010年,
“《规划》的批复实施,无疑为已经启动的安徽崛起进程平添了强劲动力。”――相关专家学者的评价,一语点明了这个安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国家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专项规划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区位:不东不西独具承接优势
与西高东低的自然地貌相反,中国经济的版图则是自东而西“渐西渐弱”。正如万里长江滚滚东流,按照经济法则,产业的大潮奏响的是西进乐章。
“不东不西”,安徽人在介绍自己的区位时,常做出这样形象的表述――长江在安徽境内被称为皖江,皖江最东段的安徽马鞍山毗邻江苏南京,再往东是长三角地区,这里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区域,占全国百分之二点一的面积,集中了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和四分之一以上的工业增加值。皖江最西的安庆则与江西接壤,再往西是中西部地区腹地的湖北、湖南、四川、重庆……
“皖江城市带区位优势明显,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沈卫国介绍。在历经了长时间高速发展的长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土地等生产要素承载负荷不足等问题日渐突出,产业西向转移已成为必然。而如何实现有序、高效、提升式转移,避免无序、恶性、污染转移,则是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必须直面的问题。因此,示范先行的使命选择了“不东不西”的安徽,选择了涵盖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选择了拥有3058万人口、与长三角声息相通的皖江城市带。
基础:不上不下渐变发奋崛起
与不东不西一致的,安徽还经常与“不上不下”联系在一起。不上不下,既是安徽在区位上的南北位置,也是安徽人对自己在全国经济排位上长期居于中下游的自嘲。
长期以来,区位不东不西而又不上不下的安徽,一直与国家开放、开发政策“失之交臂”。而不沿海、不沿边的区位与缺乏政策支持的双重“封闭”,让安徽在经济上历来乏善可陈。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之后,安徽大力弘扬以发展为上、改革为先、正气为本、创新为魂的“崛起精神”,大力实施“东向战略”,启动“861”工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施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加速赶超进程。危中寻机,稳中求进,弯道超车……2009年,厚积薄发的安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宏观态势好于全国、领先中部――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突破9000亿元,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500亿元,增长18%以上;财政收入超过15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988亿元,增长22.6%,增幅居全国第二,中部首位。
吸引省外投资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标志指标。资料显示,安徽2005年-2008年利用省外资金年均增长53.9%,2008年实际到位省外资金达3125.1亿元。而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地区生产总值占据全省66%的皖江城市带,则到位资金2758.2亿元,高于中部其他5省的任何一省的总额。2005年-2008年,皖江城市带实际利用外资额年均增速达到43%,高于中部地区平均增速15.4个百分点。
比区位选择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的时势选择了实力不俗的皖江城市带。
前景:承东启西定位提升转移
《规划》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责任,是动力也是压力――面对着国务院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正式批复,安徽各界议论最多的是如何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工作。
“不要低水平、低层次的重复建设,把高污染拒之门外。”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不乏鱼目混珠的产业转移教训。此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开宗明义,提出了“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的明晰定位。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并以现有的产业园区为基础,推动园区的规范、集约、特色化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地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以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趋势。
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不是“另起炉灶”,不搞大规模的重复建设,主要依托现有的开发区,对其基础设施、商业配套、公共服务等进行升级,使其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突破行政区划制约,以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趋势。在空间布局上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以合肥和芜湖两市为“双核”,以滁州和宣城两市为“双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的新格局。同时,规划突出了“提升”转移的内涵:加快技术创新升级,强化技术创新要素支撑,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
由不东不西、不上不下,到国家战略层面的承东启西,安徽在崛起!而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不啻是为安徽的崛起进程平添了新的强劲动力!
(本报合肥1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