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的头题

2010-01-2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阿娜尔古丽:《北京啊!北京》(中篇小说)载《天津文学》2010年第2期

推荐辞:阿娜尔古丽的小说《北京啊!北京》构建了了一个层层剥茧的结构,引你情不自禁地从故事的表层,进入它的内核儿。“北漂”的女大学生梅青陷入生活的窘境,继而与男友米克同居。浮萍似的爱情

经不起风吹雨打,何况他们无意间坠入了一个阴谋。寡居的富婆蕃小姐高薪聘梅青种养番茄,其实她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在于勾引帅气的米克,慰藉她寂寞的灵魂。海誓山盟的承诺、相濡以沫的情谊,在金钱和欲望的挤压下,碎成了伤心和报复……小说的结尾多少有些触目惊心,但生活还在继续,希望还像太阳一样照常升起。

推荐者:《天津文学》副主编吕舒怀

赵玫:《寻找伊索尔德》(中篇小说)载《作家》2010年第2期

推荐辞:这篇小说让人重提已被忽略的“女性主义”评论视角。它用一个成熟的、知性的女主人公代言,展现了当下执著于真爱的女性情感生活困境和对性形而上的思索。为爱而死的“伊索尔德”,成为女性情爱至纯至美的象征,这是理想之境,却也是困惑之所――伊索尔德式的爱情究竟是否存在,这其实也是对爱情本质的追问。悲剧不是伊索尔德之死,悲剧是已经没有伊索尔德。在性爱的享有与精神的追求之间游移的丈夫,爱之将尽时却因过度之性而死的情人,在婚姻的争夺战中转身而去的女孩儿,分别象征了婚姻现实、理想之爱和单纯之性,他们分别回归、永逝和隐退,隐喻了女性情爱在现实世界中的无奈格局。瓦格纳的经典剧作《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伴随着故事前行,作者以缭绕的思想气息和缠绵的复调结构毫不吝惜地展现了小说的哲学之美和叙述之魅。

推荐者:《作家》主编宗仁发

韩东:《知青变形记》(长篇小说)载《花城》2010年第1期

推荐辞:小说用简洁干净节制的语言,叙述了荒谬年代里的一个荒谬故事:知青罗晓飞为争取回城,积极表现,要求饲养生产队惟一的一头耕牛。后耕牛因病趴窝,罗晓飞遭到公社人保组的非法审讯,被诬陷为“破坏春耕生产”的“奸牛犯”。恰在此时,村子上兄弟俩打架,哥哥失手打死了弟弟……故事由此展开,跨越十年时间,描写了主人公从知青到农民的非凡传奇经历。人生在性爱和政治的压力下变形,人性在因缘和命运的展开中彰显。在作者看似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下,其实蕴涵着大时代的风云际会,饱含了苍凉和悲悯,是对以往知青题材写作的全面颠覆。

推荐者:《花城》编辑部主任朱燕玲

肖勤:《霜晨月》(中篇小说)载《芳草》2010年第1期

推荐辞:仡佬族作家肖勤的《霜晨月》,是《芳草》纪念鲁迅文学院成立60周年作品展的开篇之作,作为边地少数民族作家,通过修渠修路等现实中司空见惯的乡村生存情境,将极南方的异质风情,与极中华的文化性格,深深地刻画在几位身份平常的男女的形象中。与汉族作家相比较,明显觉得肖勤的写作中,更有理想的光彩,叙事情绪更加饱满。

推荐者:《芳草》主编刘醒龙

李浩:《为了,纪念》载《山花・A》2010年第2期

推荐辞:《为了,纪念》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叫雷马的诗人的故事,小说中的“我”是叙述者也是经历者,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在旁观着诗人雷马的生活,旁观着他由诗人、商人、犯人的身份转变,直到他进入到死亡。小说中的诗人雷马在上世纪80年代是以一个不羁的反叛者的面目出现的,他由此也获得了鲜花掌声和美女的爱。进入90年代,文学从中心位置退出,让位于商业大潮,弄潮儿的雷马也跟着下海,通过对自己的改变获得了商业的成功,然而最终因行贿等问题被判刑。等他出狱后,时代又有了更新的变化,而这时,无资金、无人脉的雷马又开始重新写诗,但他这时的诗歌已完全没有了当初的才气和力量。后来,雷马因突发的心脏病去世,他的死亡诱发“我”写下了这篇《为了,纪念》。小说写下了中国从80年代以降文学文化和思想潮流的演变与冲撞,由此,这个令人感吁的故事也透露了作者巨大的野心。

推荐者:《山花》副主编冉正万

杨遥:《风从南方来》(短篇小说)载《西湖》2010年第2期

推荐辞:当代庸碌而烦杂的生活,对下层人群而言往往是紧张烦乱而又充满压抑的。而杨遥的小说,正是紧紧抓住了这种感觉,并冷静地展示给我们,使人无法不震惊于这种感觉在压抑后的爆发。我们的生活,往往是在最屑小之处显出它苦难的真实质地,杨遥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点,而这也是小说能打动人的原因吧。

推荐者:《西湖》主编吴玄

陈斌先:中篇小说《铁木社》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0年第2期

推荐辞:刚刚离婚的副县长何建又遇上了烦心事,早就倒闭的集体企业铁木社的职工来上访,要求政府给个说法,否则还要往上告。怎么办?火上浇油,他此时又气又急,他该如何应对?

推荐者:《北京文学・精彩阅读》编辑部

罗伟章:《小镇喧嚣》(中篇小说)载《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0年第2期

推荐辞: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是小姨为了金子六亲不认,另一个是“我”在小姨生活的镇子上体验生活。两条线索相辅相成,体验生活的线索不断冲淡关于金子的传说,却又不断制造新的悬念令气氛紧张压抑。出色的叙述节奏控制是这篇小说成功的关键。小姨看似一生多病,只能守在自家的院子里,但其实她是以病为借口,一步不离地守护着地下的财宝。小说一层层将小姨执拗的本性剥离开,最后她的阴谋被发现,一个守财奴的故事也就惊心动魄地呈现出来。本来守护金子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是最后手段变成了目的,小姨一生只剩下一个使命就是不让金子被人发现。这是可怜可叹的中国式守财奴的故事,也是隐喻人类自身走不出欲望的魔咒。

推荐者:《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编辑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