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迎接新一轮增长周期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总的看,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有望好于上年。
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政策应大力促进结构优化,保持扩张形态必要的连续性,并注意优化微调。为应对依然存在的不确定性,也应研究准备预案,以利维护和促进
(一)保持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基本框架,配合货币政策做好总量调控
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各相关因素和经济周期的阶段特征,目前我国宏观政策的基本框架,确有必要保持扩张形态必要的连续性,并注意适当的优化微调。财政政策在与货币政策配合而继续保持一定的扩张力度的同时,预算分配需合理安排下一年度的赤字和国债规模,既维系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又稳妥处理好公共风险防范。
(二)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投资的作用,落实投资重点确保项目可行性和施工质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资金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这符合政府项目投资管理的规律性要求,因为“四万亿”的大量项目已在2009年上马,而工期大多要持续两年或更长时间。2010年的可用资金须首先支持已开工项目的续建,而谨慎掌握新项目的上马。从目前情况来看,前期为“保增长”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及时有效,但外需仍显疲弱,总需求仍然不足,产能利用率仍处于低位。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在总量扩张的同时,精心把握结构优化导向,把政府“四万亿元”投资计划中基础设施、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安居住房、生态保护、自主创新和文教科卫硬件设施等七大方向上的各个具体项目选择好,进一步强化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加大投资的监督检查和施工监理,确保尽快落实到位、保证质量、发挥效应。
(三)努力拉动社会投资,逐步切换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要使经济顺利、稳定地走上回升之路,还应出台多种措施力求“四两拨千斤”地扩大社会投资,拉动民间资本跟进。财政政策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进一步拓宽社会投资的领域和渠道,充分利用应对金融危机的时机对社会资本投资给予国民待遇,除法律特别规定的外,应允许社会资本以参股等方式进入金融、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力以及城市供水等多个行业。二是通过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信用担保等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做好所得税征收按优惠方案处理的贯彻落实。加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和支持范围,向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的轻纺等行业的出口企业、科技企业和地震灾区的中小企业倾斜。三是支持发展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
(四)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促进产业升级
为了真正做到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财政支持的重点,一是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等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能降耗起重要作用的特定产业、企业,要通过注入资本金、财政贴息等手段给予政策倾斜支持。二是对国家鼓励的传统产业改造,以及区域转移的传统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支持。三是对竞争性产业,从税收政策、行政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创造公平、公正和透明的政策环境,实现优胜劣汰,积极抑制产能过剩。四是对污染环境、生产技术落后、产品供大于求的企业,通过提高税费标准、加大处罚力度,实行限制性政策,配之以市场竞争压力,坚决予以淘汰。五是针对农业和服务业竞争力较弱的特点,积极研究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其健康、快速发展,提升其竞争力。六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保障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加大对基础性和公益性科研的稳定支持力度。七是加大对节能减排领域的投入力度,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支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五)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财税政策的支持重点应转向支持企业研发投资,加大对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科技研发投资的支持力度,达到既刺激企业投资又加快结构调整的目的;加大对新能源、节能汽车、医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投资,形成新的投资热点,努力培育带动新一轮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引导和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活动给予政策性导向的信贷支持和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
(六)努力促进出口稳步回升,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一是合理运用出口退税、关税、财政补贴等财税政策手段,稳定和扩大出口并改善出口结构。继续对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实行高出口退税率,降低部分化肥出口关税,大力支持出口增长,同时适当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二是提升出口企业竞争力。单纯依靠提高出口退税率来稳定出口并非长久之计,因为世界各国都在运用这一手段,而且发达国家力度更大、承受能力更强,基本上是零税率出口。要占领国际市场,中国企业最终要提高产品质量,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现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达30%多,但要保持该比重不断提高,还需提升技术水平。为此,财政应加大对企业扶持性支出的力度,促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逐步做大做强。
(七)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支持稳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在出口没有明显回升的前提下,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解决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都有重要作用。一是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财政对农民及城乡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力度,提高其收入水平进而改变低收入者消费不足状况。二是要继续实施并完善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扩大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的试点范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要加快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社会保障财政投入,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和减少其“预防性储蓄”,为提高城乡居民的持续消费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四是要优化、强化税收等实行收入再分配调节的政策工具的作用,抑制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悬殊。
(作者单位:财政部财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