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题照片“棋盘村新貌”为王涛摄
距离汶川大地震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那场巨变及其带来的伤痛依然烙刻在每一个从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人的心底深处
――记者手记
当庚寅春节渐渐来临的时候,记者第六次踏上这片土地,汶川、北川、青川,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安县、理县、茂县,一间间校舍书声琅琅;德阳、绵阳、成都,一座座工厂马达轰鸣……泪水已在阳光下蒸发,生活的芬芳美丽得无与伦比。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这片土地展现了如此神奇的魅力?透过受灾群众、援建队伍等一个个普通人的双眸,我找到了答案。
震不垮的精神脊梁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央的迅速反应、坚强领导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极大地鼓舞、凝聚和激发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意志和信心。“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不顾余震危险,亲赴灾区视察时候的声音。
温家宝不顾个人安危,五赴灾区,八至北川。“你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你们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这是总理的声音!
悉数盘点,一年半以来,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全部都到过四川灾区;18个对口援建的省市,党政主要领导也无一例外赴四川灾区,和群众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援建队伍中,每个省市都有厅(局)级领导坐镇一线,还有120多名厅(局)级领导吃住在灾区。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位干部就是一个标杆。无数共产党人用朴实的行动,践行着对人民的忠诚,验证着理想与信念的伟大。
汶川县常务副县长罗尔基木告诉记者,“如今,映秀镇就剩下镇政府所在地那一片的工程还没有结束,不是因为施工进度慢,而是在规划上下了很大功夫。”罗尔基木县长说,对口援建映秀的广东省东莞市投资了6个亿,要把映秀镇中心建成5A级的国家旅游景点,为了这个目标,规划方案先后被推翻了十几次,目前还在进一步优化,“到时候,肯定会建成一个让全国人民都满意的新映秀。”
“党的以人为本真是做到家了!”我不由感慨。随行的汶川县公安局政工科马志银副科长掰着指头说,灾后重建中,学校、卫生院、养老院等民生工程一直是各级领导关注的重点。在北川县擂鼓中学,记者看到了焕然一新的校园,人性化的设计更是让学生即便在雨天照样可以在淋不到一滴雨的情况下,自由穿梭在食堂、教学楼、图书馆等各个功能区之间。
为了方便百姓,党和政府还将重建的精力集中在打通灾区的生命线上。据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同志介绍,现在灾区所有乡镇的生命线都已经打通。从成都经映秀到汶川,我真实感受到了重建后的便利:原来要辗转几个小时甚至还要徒步、翻山越岭才能到达的重灾区,现在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直达汶川。当地老百姓讲,为了打通到震中汶川的大路,援建工作者像愚公移山一样整整挖掉了几十万立方的土石,完成了这个不可思议的工程。
不仅仅是生活有了保障,党和政府承诺的“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社会在这里也成了现实。路过汶川县水磨镇,眼前的“禅寿老街”令人大吃一惊,这简直就是川北的“江南周庄”:清一色的仿古建筑,楼上住人,楼下是临街门面。随行的同志介绍说,街上住的群众都是原来一个叫“老人村”的村民,一共268户人家,在地震中全村的房子都倒了,通过广东佛山援建后建成了水磨镇居委会,又统一规划了现在的新居,也成了5A级的旅游景点。正和几个街坊一起晒太阳的78岁的贾述琼老太太笑呵呵地告诉我,“我们现在幸福得嘞,生活有低保,看病有医保,安心活到老,都是因为国家好,社会好!”
感动的瞬间,突然想起一首老歌,“共产党好共产党亲,共产党是咱的带路人。领咱走上富裕路,帮咱扎下幸福根,党是雨露咱是花,雨露滋润满园春。”……
记者感言: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危难之时,党的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关键时刻,全党上下用交纳“特殊党费”的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灾后重建,以民生工程为先……所有这些,无不体现着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的利益为标准,在全社会实现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正是这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使得我们的党在危急时刻能够做到“一呼亿应”。这股特殊力量,将成为全国人民心中永远压不垮的精神脊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
无与伦比的社会制度
当我和同伴驱车绕着盘山公路来到萝卜寨的时候,已近中午,穿着民族服饰的老人们临街闲坐着晒太阳,街道上孩子们正在追逐嬉戏,一开车门,隐隐有饭香入鼻。眼前的生活好像已经这么悠闲、舒适地过了无数个世纪,然而西面不远处的一片断壁颓垣提醒着人们,这是一个全新的萝卜寨。
听四川的朋友讲,这里原来是著名的风景区,房子全由黄泥垛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是错综复杂的狭窄巷道,使得家家相连户户相通,而且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云朵上的街市”。汶川地震,这个古老的羌寨被夷为平地,整个寨子有44人罹难,85人受伤。
而一年半后,“云朵上的街市”又飘了回来。将生活恢复原样的,是广州江门市的援建者们。自从对口支援队伍到来之后,一年半的时间,起了簇新的房屋,通了宽阔的水泥路,引来了清冽的山泉水。房屋专门做了防震设计,水泥路是在震后大山、碎石中日夜兼程清理出来的,饮水是从海拔二千六百多米的大山深处修建了取水坝和过滤池,翻山越岭引来的。考虑到羌族人吃熏肉的习惯,每家每户的新居里专门辟出了一间熏肉房。比照之前寨子里世世代代不通自行车、汽车、下山背水的历史,村里的人说这不是复制,而是创造了更好的生活。
绕着村子参观,“黄泥、青石、红门、黄墙”的房屋赏心悦目,房前屋后是平整好的菜畦。进到家里,沙发、电视、暖炉一应俱全,75岁的羌族老太杨巧莲拉着我的手一直说谢谢,“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多亏了党和政府,社会主义就是好。”老人的手有些颤抖,眼角有些湿润。陪同我的村里的会计王国云在一边也激动了,连连说:“多亏了社会主义大家庭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社会主义好”,这已经是我无数次听到乡亲们的感叹。我想那是乡亲们真正从国家强大后盾的支撑中获得美好生活的肺腑感慨。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我们举全国之力,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畅通、步调一致。而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有机结合的一次重大实践,也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体现。
如今,对口援建区域合作大格局已经形成,其中有四大亮点温暖了全中国人的心:
把灾区当故乡,视合作为己任。山东援建北川工作组指挥部副总指挥孟雷常挂在嘴里的一句话就是要把对口援建的北川县长期作为山东的第141个县来关心。这种认知与感情已经成为全国18个对口援川省市的共同信念。
以产业为核心,变输血为造血。上海市与都江堰市56家企业签订了48个经济合作项目,投资达40亿元;山东对口援建的“北川-山东产业园”,北川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与农业示范园及农产品交易中心等三大合作项目已经全面启动。
结对合作,以区市带乡村。上海市19个区一一对应带动都江堰市19个乡镇;浙江省杭州市援建青川县,创造性形成“一县一区帮一乡,三区两县帮乔庄”等“四结对”的独特模式;杭州市更提出,要让杭州的每一分一角钱,变成新青川的每一砖一瓦。剑阁县县委书记吴连奇认为,对口援建的省市无一例外地创新了党中央国务院一省帮一重灾区的对口援建模式,形成了灾区史无前例的区域合作大格局。
嫁接优势基因,创建崭新模式。江苏援建绵竹高效农业示范园办公室主任刘照亭介绍说,江苏援建绵竹的“三农”项目270亩科学示范园已经完成施工,春节后便可正式投入使用。在绵竹市五个镇和五个行政村里,江苏一共发展了八个草莓种植示范户和五个发酵床生态养猪示范户。“如今的示范园内,科技劳作蔚然成风,当地的农民接触了高效农业理念,争先成为示范户,今年我们要培养更多的示范户,预计到九月,就能把示范园区的钥匙交到绵竹乡亲们的手上,希望江苏的高校农业技术能在绵竹生根发芽。”刘照亭动情地说。
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将中国的抗震救灾同海地相比。有人说,海地抗震与汶川抗震相比,比出了社会主义优越性。要我说,制度的优劣不是比出来的,衡量和比较哪一个社会制度优越,关键看它是不是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此外,我们的制度还在不断从灾难中汲取新的智慧,不断自我完善,使其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其优越性也将造福更多的人。
记者感言:穿行于灾区村村落落边边角角,不断有新的惊喜。我在想,灾后重建的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为灾区带来了三个里程碑式的进步:一是加快了农村城市化的步伐,二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标杆,三是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静静反思,取得里程碑式的进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正是这种制度,使得我们能够举全国之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了最大的奇迹。
灾难锻造出一代全新的人
在汶川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一座“希望广场”首先映入眼帘,中心花坛的绿色植物让人眼前一亮。从广场远望,可以看到对岸的地震遗址和远处威州镇的城市中心,一座座新居拔地而起。
在这个让人伤感而又给人希望的地方,记者突然想到了2008年5月19日那一天,天安门广场万人云集的场景,国家首次为普通公民降半旗致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都是普通的人,但他们却又切切实实改写了历史。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来到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贾正方书记正为人手的短缺而烦恼。“越南矿业即将投产,而符合我们需要的人太少了。”为了村里这些事,这位74岁高龄、双目失明的老书记600多天来从未休息过一天。如今,村民都搬进了向往已久的新家。“快过节了,我们正准备挨家挨户送一副春联、一挂鞭炮,让大家过个心情舒畅的年。”说到这儿,老书记满是皱纹的脸绽成了一朵菊。
在重灾区广元市朝天区,我看到了另一番景象。虽然是寒冬,油绿的小麦已经开始挺起腰杆,新修的农家小院整洁而美观,公路上不时有装满砂石和门窗的车辆驶过。朝天区区委书记赵文峤告诉我,要通过产业恢复重建带动发展,带动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再次见到谭国强,对他的心疼又多了一分。他正“混”在一堆农民工兄弟中,胡子拉碴,头发更白了,似乎又苍老了很多。看到我,他微微一笑,“学生都放假了,新校区还没完工,我得在这里守着,到时候新学期一开学,孩子们就能在新教室里上课了。”
穿梭在山川秀丽的震后四川,所见所闻皆浸润着一种火热的生活气息。一座座新的家园在废墟上拔地而起,一张张笑脸在哀容后被重新拾起。中河村党支部书记兰友军与我拉家常说,地震后村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比从前的自行车还多;以前喝井水,现在则用上了自来水;一半村民买了电脑;平均一户有两部手机。
“活着的就得好好活下去。”北川一位失去了8位亲人的老者感叹,她说这话时神态平淡得像在讲述别人的生活,却让我的心灵震撼:逝者已矣,幸存者的生活仍然需要继续,千百年来,曾经被一次次诠释过的勇敢面对生活的精神仍在上演。
没有体会到绝望心情的人,也许并不会知道“希望”是如此的宝贵。地震后的第一时间,一个叫李晓霞的姑娘从都江堰徒步9小时返回映秀,面对的是父亲遇难、母亲重伤的残酷现实。之后,她和丈夫从头开始,置办齐简单的器具,夫妻俩摆地摊、开理发店、卖小吃……能干的活都干了。就在生活开始慢慢恢复平静的时候,丈夫却在一次车祸中伤了腰,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钱,全花在了住院治疗上。“为什么不去寻求救助?”“政府已经给了我们不少的帮助,我们不能完全等着别人伸手拉,我现在还年轻,可以从头再来”。这个多灾多难的姑娘红红的眼圈中隐藏着让人动容的倔强劲。
“切莫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了一切,你还握有未来。”这是著名戏剧家王尔德的一句话。灾区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句话,但这却是他们实实在在的信念。对未来的希望,就像一颗种子,在他们的心灵土壤中茁壮地成长着。
去年4月份,震后快一年的时候,北川县为20对震后重组的夫妻举行了集体婚礼,以此鼓励地震中失去亲人的人走向新生活,重建家园。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寻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劫后余生的他们更懂得了“生”的美好与“爱”的可贵。
新的生活在展开,新的生命在延续。今年元月25日,在地震中失去爱子的都江堰的马军顺利产下一个试管婴儿。当这位35岁的高龄妈妈看到襁褓中的婴儿时,喜极而泣――这个孩子是四川启动“灾后再生育工程”后,都江堰出生的首例试管婴儿。而地震到现在,再生育工程中已有2842名妇女成功怀孕,1647名婴儿健康出生。婴儿哇哇的啼哭如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给灾后的人们带来了久违的欢乐,更是人们的希望所在。
大爱无疆。近段时间,当大洋彼岸的海地传来同样的噩耗时,灾区人第一时间献出了爱心。据四川省红十字会组织宣传部副部长刘强介绍,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四川灾区的人们都捐了款,尤其让人感动的是不少乡村的老人将政府发的补助积攒下来捐了出去。“捐赠者在捐款时大都不留姓名,表示只为感恩。”
记者感言:已经不是第一次引用恩格斯的这句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当我们的脚坚实地踏在震后的土地上,一点点丝丝入扣地品味着在党的领导下、在优越制度的保障下这些坚强的人们所书写的历史的时候,我想我已经明白这片土地神奇的原因了。采访回来的路上,心里不禁回荡着这样的声音:请读读贾正方、李晓霞、谭国强的故事吧,只有真正读懂他们,才能读懂中华民族之伟大和脚下这片土地之神奇。
(本报记者郑晋鸣)
共建新家园携手创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