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农历小年。记者走进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黑河镇西地村。50岁的司补才正在自家的温室大棚里收割油菜,他的二儿子司建新在旁边帮忙,刚刚从青岛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放寒假回来。
司补才的温室大棚占地两亩,绿油油的菜苗散发着清香。从2007年开始,他家在市区两级部门的支持下,贷款3万元建起了温室大棚
司补才说,2007年以前,全家4口人6亩地,每年收入只有5000多元。建起大棚后,区里派来了技术员指导种菜,他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供两个儿子上了大学。今年他还租了1个大棚种菜,扩大生产。他说,今年中央的1号文件,将为农民建房给予补贴,他要借“建材下乡”的政策盖新房。
像司补才一样的农户在西地村有13户。两年前,西地村是呼和浩特近郊有名的贫困村。这个400多人的村子,蒙古族就占60%,尽管离市区只有10多公里,但由于没有带头人,浇地没井,出村没路,致富无门,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2007年,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扶贫资金的帮助下,村里上电打井,修路修渠,盖大棚,种果树,整治村容村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试点村。走进村里,记者看到许多农民建起了新房,青砖灰瓦,古色古香。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草原书屋、医务室,区委组织部为村里建起了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800元,医保、社保全覆盖。
为什么这个贫困村会在短短两年时间发生巨大的变化?一打听才知道,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埋头苦干,8年自愿不领工资补贴。他们积极争取发展资金,建设生产基础设施。村委会主任丁长在今年59岁了,这个1米8的蒙古族汉子说,过去落后,一是因为村民的思路不宽,二是因为农村没有基础设施建设。过去浇地没井,现在有7口井,所以温室大棚建起来了。过去一下雨,出村的土路连自行车都不能走,现在修了柏油路,农民的蔬菜就能拉到城里卖。如果没有减免农业税费等惠农政策、没有扶贫资金支持,农村想改变落后面貌很难很慢。
在丁长在的带领下,更让记者惊喜的是看到了一座崭新的青砖灰瓦的大四合院,这是2009年底刚刚建起的西地村游客接待中心,准备在今年5月开业。原来在2009年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呼市玉泉区的联系干部根据西地的地理位置,规划建设旅游生态村,让村民吃文化饭。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走基层看成效 |
傍晚,大雪纷飞,西地村过小年的爆竹声响成一片,礼花在空中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图案。丁长在热情邀请记者半年后再来,西地村肯定又有新变化。
(本报呼和浩特2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