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座城市大学精神的兴起与传承

2010-02-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尹增刚 我有话说

青岛,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作为中国较早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这里是中国北方较早地开风气之先的地方。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史的风云激荡,青岛的高等教育也屡屡被卷到时代的前沿。因为地缘的优越、气候的温和宜人、风光的旖旎峻秀以及独特的历史背景,外加地处山东礼仪之邦,民风民俗醇厚质朴,青岛的高等

教育事业屡屡被德高位重的有识之士所垂青。

由刘增人与王焕良两教授主编的《青岛高等教育史(现代卷)》(人民出版社出版)为我们描绘了近代社会以降至新中国成立为止高等教育在青岛这个城市创生、发展与演变的画卷。把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社会的发展乃至整个城市的命运融为一体,撰写出系统、翔实的区域高等教育史,这在国内教育史研究领域,是有开创性意义的。本书在前辈和时贤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发掘、考证、整合、梳理、归纳、提升上下功夫,不愧为第一部系统描述青岛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学术著作。

青岛城市发端于德国的殖民地建设。1908年,经由德国驻华公使与清政府学部大臣张之洞先后两次协商,经张之洞的直接认定,决定成立“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又称“德华大学”),开青岛高等教育之先河。1924年由北洋政府委任的地方官员创办的私立青岛大学,为中国人自己在青岛创办高等教育之始。1930年,在蔡元培的力倡之下创立的国立青岛大学迎来了青岛高等教育史的辉煌时代:由蔡元培的高足、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的杨振声为校长,一时间名流学者云集,诗人闻一多担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作家梁实秋担任外文系主任和图书馆馆长,教育家黄敬思任教育学院院长兼教育行政系主任,生物学家曾省任生物系主任。1932年,学校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由赵太侔任校长。学校的专业设置更为完善,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名师名校的办学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1938年青岛沦陷,学校在内迁过程中沦亡。1946年,学校恢复,赵太侔第二次主政山大,广延名流专家学者,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中再现学校的辉煌。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国内战事不断,山东大学的进步学生运动与国内其它大城市的进步学生运动遥相呼应,共同迎来了民族的解放。

通读全书,我们可以感受到青岛高等教育在近现代史上的曲折发展历程,可以感受到几代仁人志士对青岛高等教育事业所寄予的理想与梦幻,可以感受到在复杂动荡的历史时空中大学所面临的生机与命运。其中,我们更可以感受到先贤们艰苦卓绝的努力与开创性智慧。在本书生动翔实的描绘中,我们还可以重新想象出当时青岛的社会场景,进入到当时活跃着的那些教育家、文人、学者以及青年学生的思想与生活世界。这里曾经屡屡被国家最高教育权威所眷顾,张之洞、蔡元培等都曾对这里的大学发展寄予厚望并大力支持;这里的几任大学校长都曾声名显赫,业绩卓著;这里曾经名师云集,他们的思想与学术引领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教学经验与智慧至今可鉴;这里的青年学生学风严谨,社团活跃,曾经积极投身到当时的社会运动之中。

掩卷深思,本书的确可以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思想空间,值得我们深思与回味。大学的命运是与所处城市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大学精神与城市精神交相辉映,对大学精神的培植可以涵养整个城市的精神,历史上历经千辛万苦所形成的大学传统今天的确应倍加珍惜。这是一部蕴涵着撰写者对青岛这方水土依依深情的高等教育史著,因此也就具有更为厚重的历史感与现实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