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科技小院红红火火
四五级的西北风在田野上卷起阵阵沙尘,气温在零下三四度。但是,在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村委会科技小院教室里,接受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培训的村民们却毫无寒意,一百几十号人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挤不进去的,就扒在窗口、堵在门口听。已经快两个小时了,无论是
曲周县土地贫瘠、干旱,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是华北地区乃至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个缩影。在曲周开展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示范,对于华北乃至全国粮食高产、高效都具有指导意义。设在这里的“双高”基地,是国家“985”、“211”、“973”、“863”、“948”等产业、行业乃至国家重大项目,也是中德、中英、中澳、中美等合作项目的集合。
从2009年5月基地“揭牌”之日起,农大教师就一直把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作为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到一年,他们进村为农民培训130场,约7400多人次。尤其是入冬以来,农大教师利用农闲加大了培训频率,仅最近一个多月,就为农民培训了近116场、培训农民 6500 多人。
下课了,上前采访的记者立刻被屋里涌出的农民围了起来。
记者:“能听懂吗?”
农民:“咋听不懂,氮肥会跑,磷肥不会跑。过去我们用一种办法把两种肥一块儿往地里撒,氮肥随着水可以跑到庄稼根儿上去;磷肥留在地面儿上不动,庄稼吃不着,全浪费了,还污染。”
记者问:“那怎么办?”农民:“刨沟施(磷肥)呗!”
刚才讲课的张宏彦副教授高兴地说:“农民一旦听懂了,用他们的语言表达出来,比我们讲得更生动。”一位农民告诉记者,老师的口音他不能全听懂,但对着画儿(PPT)听就懂了。吕艳平是位只读到小学三年级的妇女,开始她听教授讲课总是懵懵懂懂,课后就跟着小雷、小曹两位研究生一块儿下地,听他俩“现场教学”,现在她已经成了妇女中的“高材生”。
为农民培训的“四零”原则
所谓“四零”,即培训要做到零距离(与农户面对面)、零费用(对参加培训的农民不收任何的费用)、零门坎(参加培训没有任何条件限制)、零时差(培训的内容与作物的生长、管理同步)。为了实现这“四零”,农大老师既培训村干部、农村科技人员,也进村直接培训农民;既有冬季的系统培训,每个农时也有每个农时的培训专题。农民学了就用,特别受欢迎。
在白寨乡北油村“双高”示范方的田边路旁,记者看到了这里的“科技长廊”。在约三四百米长的路两边,矗立着近60块图文并茂的农业科技知识展板。展板以漫画的风格,拟人的手法,把专家们口中的科学术语、“双高”技术路线,变成了农民的家常话。
培训农民不光要讲道理,还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样板。在一块163亩的示范方,记者停住了脚步。这块地原来分成73块,属于59户。由于地块太小,无法使用大机器,至少八九年没有深耕。地表的玉米秸秆不能埋入土壤,每年的出苗率只有60%左右,而且又瘦又黄。但是59户农民就是不愿意把地合成大块儿,他们说:“人有勤有懒,种地有早有晚,合在一块儿怎么种?”这种情况在华北农村十分普遍。农大教授先是说动了村书记,然后在村书记的帮助下一户一户地做农民的工作,总算让大伙把地合在了一起。今年10月,示范方进行了多年来的第一次深耕,出苗率达到90%以上,而且苗长得又绿又壮。周围农民看了纷纷要求把自己的地也拿出来加入示范方,还选出了“方长”,整个基地示范方面积从163亩一下扩大到3000多亩。
“曲周在我们心中太神圣了”
在县里召开的培训总结表彰大会上,两位农大教授的发言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是把发给他的1万多元奖金全数捐赠给科技小院扩建工程的李晓林教授,这位二级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到了曲周,我才真正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但是来曲周之初,他的那些光环并没有给他帮上多少忙。他发现自己给农民讲课的效果,还不如比他早来几个月的副教授和研究生。他给农民讲高产高效,农民说:“您给我们讲点‘干’的吧!”他说自己这个二级教授成了二三流教授。为了了解农民,他把行李从条件相对较好的实验站,搬到了科技小院。几天来,记者亲眼看到,在田间地头,李晓林已经能挥洒自如地把高深的农业科技知识,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传授给农民了。
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教授是国家“双高”项目首席科学家。农大前校长石元春院士、辛德惠院士上世纪70年代在这里和农民一起喝苦咸水、住“三漏屋”,成功地改造了盐碱地,从而解决了整个黄淮海地区治理盐碱地的事迹,让他刻骨铭心。辛德惠院士在曲周的墓碑,始终是他心里的一块丰碑。他说:“曲周在我们农大人的心里太神圣了!老一辈农大人在这里完成了治碱改土的历史重任,获得了与‘两弹一星’同样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我们这一代农大人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如何在这块土地上实现高产高效,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环境保护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