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城乡统筹下的城郊经济发展研究》评介

2010-02-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林凌 我有话说

城市郊区,作为城市与乡村的中间地带,既是中心城市辐射广大农村的第一圈层,又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前沿基地,在城乡统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曹萍同志的专著《城乡统筹下的城郊经济发展研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考察了城郊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

以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探索为例,对新时期、新阶段城郊经济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该书认为,城郊是一个没有严格边界的空间范畴,是城市周围既不同于城市也不同于传统乡村的、具有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地理单元。其动态性表现为,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中,近郊可以变城区、远郊可以变近郊的过渡性;相对稳定性,指相对于城市和乡村而言,城郊有着自身的特定区位和特殊功能,城市化程度再高,也改变不了郊区的存在。该书指出,当其运用这一概念对具有确切方位和边界的某个城市郊区进行具体分析时,应还原其所处的特定时空条件,看到城市化过程中,郊区的走向上,以及过渡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表现上,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区域是很不一样的。在我国,由于地域空间的巨大差异性和发展的非均衡性,城市郊区的发展必然呈现多样化趋势。郊区城市化并非唯一指向,城市也不能“摊大饼式”无限扩张。该书按城乡统筹、城市群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结合的思路,对城郊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该书认为,城郊经济是介于城乡之间既有城市经济的某些特征,又没有脱离农村经济范畴的特殊类型的经济,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我国城郊经济,是最先冲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逐步实现产业多元化的经济。第一产业主要是满足“菜篮子”和“米袋子”以及美化、绿化城市的需要;第二产业主要承担主城区工业的转移和扩张,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则承担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农村旅游业发展的中间环节。与此同时,在一些中心城市,城郊区已基本成为农民工聚居区。因而在城乡统筹下推进三次产业互动发展,应当是调整优化城郊经济结构的基本方向。该书强调城郊经济构成上的特殊性、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道路选择的主体性,不能因为有服务城市的功能就把城郊当作城市的附属物,也不能因为有农业成分就单纯把城郊变成保障城市供给的“菜篮子”和“米袋子”。该书主张,应发挥城郊兼有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特点,以及在城乡经济技术联系中的纽带作用,在城乡统筹中率先实现城郊的产业优化升级;引导城郊主动承接城市转移出来的第二产业,发展为城市服务的配套产业;加强集优质农产品生产和观光休闲、教育旅游为一体的都市农业;提升为城乡人民服务的第三产业;注重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培育,拓展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的产业空间。

该书认为,城郊既是中心城市的经济腹地,又是城市区域的生态屏障;既是城市经济辐射的第一承接地,又是城市和工业污染、环境破坏的最先受害者。与此同时,城郊区农业的面源污染、城市垃圾填埋的污染、棚户区及农民工聚居区的污染等也使主城区受到很大影响。因而城市郊区的“环发矛盾”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城郊发展中应当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该书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城市郊区的特殊功能出发,强调郊区不仅担负着社会经济再生产的任务,而且承载着生态再生产的任务和生态保护、郊区环境治理的任务。在城乡社会再生产的自然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中,郊区要向城市提供生态产品,建设生态屏障,努力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平衡。城市要严格禁止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向郊区转移,积极治理郊区的污染。该书在分析当前城郊“环发矛盾”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后提出,发展中的问题还应该在发展中解决,重点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承接转移和三产互动中把好环评关,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老路;坚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城中村”和“结合部”的改造和整治;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逐步使城市郊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成为富有生机活力的城乡统筹示范区域。

(作者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顾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