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辽宁医学院学生工作处、辽宁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领导和学生辅导员一行11人冒着严寒,来到家住兴城市郊的辽宁医学院贫困学生刘俊莲家,一边“家访”,一边“送医”。身患心脏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的刘俊莲父亲刘杰满含热泪激动地说:“你们不仅资助我的孩子上学,还大老远地跑来给我看病,我
辽宁医学院副院级调研员王志说:“不同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不同的载体。辽宁医学院发挥医学院校的医疗优势,派出第一临床学院医疗专家,携带医疗诊治仪器和常用药品‘送医’家访,既解决贫困学生家庭因交通不便、经济窘迫而求医困难的实际问题,又让贫困学生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是一次成功的社会实践。”
辽宁医学院经过对全院贫困生的深入调查,发现许多家庭的贫困都是因为家里有病人所致。为了从“治本”上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学院利用假期时间开展了“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既为贫困生送温暖,又为贫困家庭病人送医送药。
家访过程中,辽宁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心内科屈宝泽、超声科陈菲两位专家每到一处便耐心询问学生家长病情,详细地检查诊断,细心地叮嘱用药时间和剂量,令患病的学生家长非常感动。
老师和医生送医上门,促进了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也增进了师生的了解。优秀贫困生周贺,母亲患风湿病常年吃药,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母女俩只好住在蔬菜大棚旁边的简易房子里。为了让班级其他学生得到更多的助学金,她却主动降低了自己的特困等级,将一部分助学金分配给班级里其他困难的学生。
王志说,“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更加贴近实际,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