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中央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和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经济率先实现总体回升向好。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内在动力仍不足,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调整经济结构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
目前,我国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国内经济发展新的水平看,过去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内部条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的更紧迫的要求,改革已势在必行。比如,我国产能过剩矛盾日渐加剧,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生产要素成本趋于上升,迫切要求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资源环境硬约束强化,迫切要求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和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迫切要求推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解决这些问题,根本上得靠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
理论上看,速度和结构都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带来严重问题,而经济结构不合理则会带来更大危害。长期以来,我国在实现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诸多结构失衡的代价,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域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失衡表现得尤其突出。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结构失衡问题的弊端充分显现,给我国的经济运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这些冲击和困难,科学解决之道在于促进经济较快增长的前提下调整经济结构。只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前进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才可以通过科学发展的方式得到有效解决,反之,低速增长或负增长将无法为结构调整带来必要的空间,不仅不能使结构性问题得到改善,反而会使之更加恶化。
从短期来看,“保增长”与“调结构”难以回避一些固有的矛盾。例如,当前就业问题仍是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要拉动就业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为调整结构而减少投资,则就业无法保障,居民可支配收入难以获得,消费内需无法提振;如果为维持就业而扩大投资,则产能需要通过出口加以吸收,否则产能过剩,经济增长则难以为继。因此在总量保增长的同时,我们应更多思考速度和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避免总量增长加剧结构失衡。
一年来,我国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出台了抑制产能过剩、推动机制创新、制定产业规划、推进区域协调等一系列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改革措施和规划,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并已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总体来看,结构调整步伐还跟不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与抓紧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的要求不相适应,甚至在某些领域还付出了结构恶化的代价,因此必须要警惕总量刺激计划加剧结构失衡的问题。
一是警惕投资与消费的失衡。数据显示,迄今为止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来自政府扶持下的固定资产投资。去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7.4%。相比之下,消费增速依然乏力,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15%。在投资的强力拉动下,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突出,甚至一些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如太阳能、风能等也不同程度存在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等问题。
二是警惕经济增长与所有制结构失衡。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中,一些政策向国有企业倾斜,而对经济健康至关重要的中小企业未能充分享受到政策的普惠,在某些经济领域还有可能受到国企市场扩张的排挤。民企困境得不到有效缓解,客观上会对民间资本形成“挤出效应”,使投资主体趋于单一。
三是警惕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失衡。作为劳动力优势突出的制造业大国,中国的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超过1/3。目前,4万亿投资直接拉动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领域,能够部分扩散到钢铁、水泥、电气设备等上游工业企业。而原先出口需求主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无法直接受益,多数行业在这个需求结构切换过程中不能显著改善其行业景气度,因而出现总需求企稳,但就业形势依然紧张的局面。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失衡问题以及各种潜在风险,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宏观调控的主方向,以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有力的行动,把短期调控政策和中长期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进展。为此,今后需要重点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第一,优化内需外需结构,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大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第二,优化投资结构,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第三,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第四,优化城乡区域经济结构,大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执笔:舒本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