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没有“基础”何来“创新”

2010-02-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郝雨 我有话说

春晚的节目往往是新一年话题的焦点,今年也不例外,7岁女孩王仙妮在晚会上熟练背诵“百家姓”引发了社会上对孩子“创新意识缺乏”的争论。

一些专家认为,背诵百家姓的孩子无异于是背书机器,此举“在引导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并以此为荣,既违背了教育规律,更有悖于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进的素质教育”。

从而得出结论,“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就这样被扼杀了”。

“创新”和“僵化”之争由来已久,上世纪初西风东渐,鲁迅、胡适等许多学者提倡白话作文、科学思想,为解放教条、僵化的八股教育方式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今天的现代教育立下雏形。腐朽的旧式教育思想、观念应该革新,但是不是所有的传统都该摒弃呢?梁启超先生曾笑称,提倡白话也要有文字基础,没有基础又何来创新?

《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同《三字经》、《千字文》一起,是数百年来我国学童的开蒙读物。姓氏是一国历史的缩影,《三字经》讲究为学、为人道理,《千字文》语言优美、辞藻华丽,穿插诸多常识,这些开蒙读物,为学童正确掌握学习方法以及为人处事原则提供了依据。当然,处在当今社会的学童,单一学习、背诵这些知识十分不足,但如果只学“ABC”,数学、物理,而对这些基础都不了解,也许更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

从传统上说,今年是农历庚寅虎年,我国采用天干地支的计数方式,六十年正是一个甲子轮回,民间多采用《千字文》计数,古时客店驿站,往往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排列房间,今天的武汉大学学生宿舍,仍然是“天字斋”、“地字斋”一路排列下来,这里面包含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多少智慧,了解这些才能更亲近历史,亲近千百年来岁月交织的古老中国。

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的序言中说“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当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有知识的国民。”连合格“国民”都不愿培养,这样的教育又是否成功呢?

回到教育本身,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但创新也不能抛弃涓滴积累的基础,相信不会背诵“九九乘法表”的人无论如何不能钻研出高新科技。当然,对于历史的糟粕,应该摒弃。如果今天7岁的小女孩在节目中背诵《女四书》、《烈女传》,如果小女孩学着拿蓍草占卜吉凶,这才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扼杀创新思想的;但如果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致使小女孩在节目中满口“yes、no”,却对传统一无所知,才是最危险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