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供应我们粮食。我们只有确保95%的粮食自给率,守稳粮食安全线,才能够发展经济、安定民心、稳定社会。
2月20日,我国提高2
守稳粮食安全线更好地实现经济复兴和繁荣
近年来,全球粮价飞速上涨。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粮食价格全年飙升了40%;2008年以来,粮食价格仍在高位运行。人们惊呼:我们已经进入了粮食高价时代。国外媒体甚至使用了这样的标题:次贷危机后,下一场危机将是农产品危机。
“面对全球凸显的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作为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局长,信乃诠一直从事农业科技管理和农业宏观研究,对粮食安全问题思路清晰,视野开阔。他说,全球粮食需求量巨大而且不断增长。从长期来看,全球粮食价格必然呈上涨趋势。他援引联合国粮农组织及有关专家的观点说,“全球粮食涨价与市场供求关系、石油价格、气候变化及生物能源开发等多种因素有关,也与投资者的投机行为、错误的农业政策导向和一些国家盲目开发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生物燃料有直接联系。”
话锋一转,信乃诠谈到了国内的粮食生产和供应:稻谷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品种,近七成的国人以稻米为主食。稻米消费面最宽,敏感度最高,作为全球最大的稻谷生产国和消费国,供需矛盾正成为困扰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隐忧。
对于近日国家发改委宣布的“我国提高201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最大提价幅度超过一成”的决定,信乃诠表示赞赏。其实,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早在2004年就出台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在随后几年多次上调价格。他认为,国家通过调控粮食市场,目标是使粮价温和上升。这种上升既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其种粮收入,又不会对居民生活和物价总水平造成太大影响。
古话说,民以食为天。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粮食问题都是一个天字号问题。信乃诠反复强调,像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供应我们的粮食。我们只有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想方设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安全的技术基础等多种措施,确保95%的粮食自给率,守稳粮食安全线,才能够发展经济、安定民心、稳定社会。
人口、资源、生态等因素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提出新的严峻挑战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地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取得了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世界21%人口的巨大成就。
近10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增产,首次实现连续3年超万亿斤。
“一串串令人欣喜的数字并不能让我们高枕无忧,今天,人口、资源、生态等因素仍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采访中,信乃诠语速迟缓,神情凝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形势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据信乃诠介绍: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同时,从发展来看,我国人口增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呈刚性增长;耕地减少,1996~2007年年均耕地面积减少1100万亩;水资源短缺,北方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华北地区干旱化趋势持续发展;环境继续恶化,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高,极端气候事件严重等,所有这些,都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本世纪前20年世界农业发展既存在难得机遇,也面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如何应对这些严峻挑战,要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关键在于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我国粮食安全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信乃诠对此信心十足。
依靠科技创新筑就粮食安全的坚固技术基础
按照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要比现在增加500亿公斤。目标明确,任务十分艰巨。信乃诠强调,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粮食产量,潜力巨大。必须加快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此,他建议:
组织农业科技攻关,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效支撑。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集成,着力解决制约粮食安全中带有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不断促进粮食科技集成化、生产过程机械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并与国家粮食核心区和后备区建设相结合,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推进优质高产高抗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尽快转化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是当前农业科技的薄弱环节,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粮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大粮食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应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对优良品种、测土施肥、节水灌溉、病虫防治、丰产栽培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进行大面积推广,促进粮食增产增效。
发展粮食高新技术,发挥引导未来农业发展的先导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今世界莲勃发展的高技术,正在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力发展高技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科技发展的重点。在生物、信息等技术领域,要加强粮食作物抗虫、抗病、抗逆等基因标记、克隆与转移技术研究,研制开发新型农业信息系统平台,建立粮食政策、市场、资源、技术等综合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全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和方便快捷的农业资源、环境、灾害、食物等综合性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等。
加强粮食作物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研究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经。要着眼于农业的长远发展,组织力量,超前部署,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加强粮食作物原创性研究,争取在前沿技术,如作物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作物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机理、重大病虫害灾变规律及防控机理等取得重要进展。
发展农业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实现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扶持一批以粮食种子、种植、加工、营销等为龙头的农业科技型企业,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同时,也要支持有实力的大型农业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鼓励转制农业科研机构,并入相关企业或集成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力量,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行业中心,为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