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澳大利亚外长史密斯在珀斯与来访的日本外相冈田克也举行正式会谈。近年来日本与澳大利亚的关系进展较快,两国不仅开始定期召开外交与国防部长参加的“2加2会谈”,而且在共同推进核裁军的问题上密切合作。此次外长会谈之后,双方就发布了合作推进核裁军、核不扩散的《共同宣言》。
然而,最近日本
费尽周折找到“捕鲸船”
日本为何要顶着国际舆论的压力继续捕杀鲸鱼?现在日本国内还有什么地方能吃到鲸鱼?日本人又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想要找一家能够吃到鲸鱼肉的料理店去看一看。但已经在日本常驻了5年的记者一时还真不知道在东京哪里能吃到鲸鱼肉,只得上网去搜一下,结果找到3家鲸鱼料理店。第一家的名字是“捕鲸船”,但从图片上看店面比较小且只有晚上才营业,因此作罢。第二家店的名字叫“勇新”,可能是过去一艘捕鲸船的名字,这里不仅中午就开始营业,而且还卖冷冻的鲸鱼肉以及与鲸鱼相关的纪念品。记者随即拨通“勇新”的电话,但电信公司则提示号码并不存在。这是怎么回事呢?记者再次多方查证,才从《日本经济新闻》一年多前的一则报道上获悉,受环保组织的干扰等多种原因,负责捕鲸的“勇新”店的母公司连年亏损从而关闭了这家餐厅。由于网上搜出的第三家店不像一个专门吃鲸鱼的餐厅,记者只得凭着侥幸心理拨打了“捕鲸船”的电话,没想到竟然有人接听而且对方非常爽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只有晚上才营业的“捕鲸船”挂出了很多灯笼来招徕顾客。严圣禾摄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东京著名的景区――浅草,穿过长长的店铺街、再绕过香火旺盛的浅草寺,在一条古色古香的商店街上好不容易找到了这家不太起眼的“捕鲸船”。从外表上看,这家店与其他日本小酒馆并无二样,狭窄的店内甚至摆不下一张桌子,客人的座位只能围着柜台坐成一长排。但不同的是,这家店是专门吃鲸鱼肉的。“勇新”倒闭之后在浅草地区仅此一家,而在整个东京这样的鲸鱼料理店也不多见。
发誓抗争到底的鲸鱼料理店老板
今年64岁的“捕鲸船”老板河野通夫看上去就气势不凡,原来他曾经是个戏剧演员,日本演艺圈的大腕、著名导演北野武还是他的师弟。年轻时,生计困难的河野到其岳父开的鲸鱼料理店帮忙并偷偷学会了制作鲸鱼料理的方法。1977年,河野在浅草开了这家专门提供鲸鱼料理的餐厅并取名为“捕鲸船”。1980年代初,国际上开始禁止商业捕鲸,断了货源的河野一度曾想把店名改成“鲸饮马食”,在已经与鲸鱼料理结下不解之缘的河野看来,即使他的餐馆不能再卖鲸鱼肉,但他还是希望客人们能够像鲸鱼那样能吃能喝。所幸的是,在商业捕鲸被冻结之后日本又开始了调查捕鲸,河野的“捕鲸船”也避免了一次改名危机。
说起西方社会出现的反捕鲸活动,河野不禁激动了起来,他反问到欧美过去也曾为了炼油而大肆捕鲸,战后麦克阿瑟到日本时看到老百姓都吃不饱曾指示日本捕鲸充饥,过去西方人自己做的事情为什么就不允许日本人现在做呢?西方人可以吃牛肉,为什么日本人就不能吃鲸鱼肉呢?河野说,由于过去的冷冻技术落后,市场上卖的鲸鱼肉都带有一定的臭味,而且吃到嘴里也比较硬,所以大多数日本人其实并不喜欢吃。但在那个饥饿的年代,谁还顾得上好吃不好吃呢,况且鲸鱼肉还富含蛋白质和其他多种营养素,确实缓解了日本人当年的粮食危机。在河野看来,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日本人不能忘记当年吃鲸鱼肉的感觉,正是那种强烈的饥饿感才促使日本人在战后奋发图强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河野说,他实在难以接受西方那些反对吃鲸鱼肉的理由,只要他还活着就要继续经营这家餐馆并且要与反捕鲸的团体抗争到底。
捕鲸争议也是一种文化摩擦
当天晚上,记者再次来到“捕鲸船”,店里有3对客人。两对中年夫妇似乎与老板相识,一对年轻恋人是看了电视上的介绍慕名而来的。菜单很简单,鲸鱼肉的生鱼片、几种内脏、用开水烫过的鲸鱼的舌头、炸的鲸鱼肉和烤的鲸鱼肉。味道倒是很特别,与其说是鱼倒不如更接近于肉的味道。
一位日本媒体的朋友告诉记者,其实现在一般的日本人对鲸鱼肉并不太感兴趣,很多上点年纪的日本人也是为了寻找当年的记忆才去吃鲸鱼的。但面对西方的批评,不少日本人则认为“为什么欧美可以吃牛肉,而我们吃同样是哺乳类的鲸鱼就不行呢”。在欧美存在着“鲸鱼是神圣的动物”这样的价值观,而日本则没有这种价值观,因此这一问题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