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鲁南独杆轿元宵灯会更亮丽

2010-02-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邢兆远 通讯员 张大东 我有话说

本报枣庄2月27日电(记者邢兆远通讯员张大东)连日来,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元宵灯会、狮子龙灯、秧歌表演等“闹”乐城乡,尤以“独杆轿”表演先声夺人,格外红火,当表演队伍中一闪现出写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字样的两面旗牌,立即引来掌声如潮。峄城区文化局局长张洪银对记者说:“‘独杆轿’

是俺这里的‘看家戏’,被重点保留与传承,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传统艺术“独杆轿”,发源于峄城,以其独特的意蕴和精彩的表演形式而流传于鲁南、苏北一带,在众多民间艺术门类中独树一帜,被认为是“稀有艺术品种”。坛山街道办事处文化站站长邵明思向记者讲述了“独杆轿”的来历:“在清代乾隆年间,峄县知县张玉树亲民爱民,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众口皆碑,有许多故事在民间流传。每年春节,张玉树都率领全家给百姓拜年,并端着糖果、花生、瓜子、烟酒茶水热情接待。‘独杆轿’第一次出现在公元1776年的春节,张玉树走上大街与民同乐,给百姓拜年,接着城里的文人、商人、民间艺人随之起舞,这种表演形式由此诞生,并逐步得到充实、完善。从此后,每逢春节、元宵节,人们便表演着‘独杆轿’到城镇乡村拜年,深得民众喜爱,活动便被世世代代沿袭下来。”

近年来,“独杆轿”在城乡日渐红火起来,在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众多新的文化元素,以此为主的专题民间艺术节目――《峄县社火》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看到,“独杆轿”是以一根四米多长的竹杆为道具,由两个身着艳丽服装的演员抬着,一个亦端亦谐的演员坐在竹杆上,配合锣鼓点,或端坐行礼,或悬空腾跃,或展现武功,各种各样的表演妙趣横生。60多岁的民间艺人刘传祥说:“起初,坐轿的表演者身穿官衣,头戴乌纱帽,轿前二人各执一面旗牌,分别写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字样。现在,经过改进,峄城的青檀品质、榴花情怀、匡衡精神和运河文化等,也融入‘独杆轿’表演中,但两面旗牌终始未变,这是‘戏眼’,因为有它才深得民众的欣赏心理认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