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出炉报告指出,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今后10年内电子垃圾将急剧增长,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对此有通信业专家指出,目前废旧手机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电子垃圾,而国内电子垃圾处理远未产业化,散兵游勇式的电子垃圾回收亟待规范化、产业化。
手机成增长最快电子垃圾
据统计,2009年我国手机产量达到6亿部,山寨机出货量亦史无前例地达到了1.45亿部。
目前,国内用户大概一年半左右就更换一次手机。而随着3G竞争日趋白热化,运营商为推广3G业务纷纷通过预存话费送手机,入网送手机等方式鼓励用户将2G手机更换为3G手机,这无疑将带来更多的废弃手机。
根据国家规划,小灵通将在未来若干年内逐步退市,让出频率发展3G通信。由于小灵通终端与其他移动通讯网络无法兼容,这意味着届时国内超过5000万台小灵通将一下子成为电子垃圾。
废旧手机“提金”污染环境
由于回收成本较低,门槛低,废旧手机成为不少小型垃圾厂提炼金属的重要途径。一旦这些废旧手机落到非正规电子垃圾处理工厂,则很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报告表明,中国大部分电子垃圾处理均由个体回收者实施,并以简易焚烧回收装置处理,只能回收少量的金属,却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更麻烦的是,甚至有不少商家冒着违法的风险专门从欧美进口废旧手机等电子垃圾去“提金”。
建议以旧换新成环保政策
有联合国官员表示:“中国亟需设立大规模高效率的电子垃圾回收设备,通过正规、受监管的流程回收并处理电子垃圾。”
有业内专家认为,目前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均可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加速更新换代,但更新换代更快的手机、手机配件、MP3等电子产品,其回收则缺乏相关国家政策支持,“以旧换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国家完全可以从环保立场出发,建立完善的废旧手机回收政策,推动废旧手机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