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手机实名制“箭在弦上”

2010-02-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郭丽君 我有话说

“刚买了房,就天天接到房屋中介的电话和短信;刚生了孩子,就经常收到百日照和胎毛笔的短信广告;车险到期前的一个月,天天被保险推销员骚扰……”许多手机用户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开机就能收到各种各样的垃圾短信,却对之无可耐何。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近日表示,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信息产业更新换代、迅猛发展的新形势。网络安全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目前相关部门正研究实施手机、网络实名制。

关于手机实名制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由于垃圾短信和手机不良和诈骗信息的频现,2004年手机实名制已开始正式讨论,并被提上议程;2005年腾讯发布公告称,对QQ群创建者和管理员进行实名登记工作……

不过,在社会上关于实行手机实名制的呼声愈发强烈的背后,反对者的声音也从未停止过,实行实名制后个人信息会被滥用成为人们最大的担心。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手机实名制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从去年底开始,为严厉打击手机涉黄,工信部已表示,将会同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加快立法进度,力争在2010年底前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为全面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提供法律依据,这意味着研究实施手机实名已是“箭在弦上”。

如何保证“射中要害”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对手机实行实名制。各国的共识是,实行手机实名制是从源头上治理不良信息和手机犯罪的有效途径,是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

“现在点对点发送的垃圾短信大都来自预付费手机用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表示,推行手机实名制,对垃圾短信追根溯源,是减少垃圾短信的重要突破口。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说,虽然实施手机实名制的目的是为了去遏制信息诈骗,但事实上,大家都非常担心通过手机实名制后反而给诈骗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因为他们知道的信息更全面了。

他举了个例子,如果你原先收到的一些诈骗短信,还是在不知道机主姓名的前提下,无目标地群发短信,那么实名制后不法分子有可能从机主身份证上获得诸如原始发证地点、出生日期和性别等重要身份信息,从而有目标地实行诈骗。如果在信息安全无法保证的前提下实行手机实名,可能会赶走了一只“黄鼠狼”,迎来了一只“大老虎”,这是大家最担心的。

因此,在当前还缺乏实名制、用户隐私、个人信息管理环节的立法和监管的前提下,要使“箭在弦上”的手机实名制“射中要害”,运营商在支撑系统、用户信息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等环节,还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成本进行改造,公安、银行等其他部门在需要调取运营商信息前,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接口和机制,而在推行实名制同时,确保用户隐私安全,也还需要在技术、体制等环节进行补课。

确保实名登记真实有效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超过7.4亿户,2009年是移动电话用户增长最多的一年,目前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56.3部。“这其中有4亿多户是非实名用户,如购买预付费手机卡的神州行用户;其余的不少用户是‘伪实名’。”互联网实验室总裁刘兴亮表示。所谓“伪实名”,是指在运营商那里,这些手机用户都是实名登记的,但实际上有可能是卖卡的经销商随便填写的名字。

更麻烦的在于,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半数以上是非实名用户,达4亿多户,如果要推行实名制,对这些用户进行个人信息补登记等工作也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姑且不论此举对运营商既有细分客户定位、业务体系和商业模式乃至市场业绩的冲击,仅仅是如何让所有用户都自愿进行补登记,而且确保登记真实有效,就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对于运营商来说,现在卖卡的主要渠道是依靠代理经销商来销售卡号,无论是街边的书报亭还是小卖部,手机卡代售点随处可见。“代理商如何判定这个人的身份信息是真是假?他们得有和电信运营商以及公安部门对接验证的设备,如果全部实名制,这种成本的支出无疑是巨大的。”刘兴亮说。因此,一旦实名,这种手机卡号代理的销售渠道必然改变。

如何让这几亿非实名用户自愿进行补登记?为此,专家建议,电信运营商可以分步实施,第一阶段通过新办卡用户全部实名;第二步通过奖励方式鼓励老用户实名登记,从而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增强对手机网络信任感

从信息安全方面看,三网融合后,网络视频、视听等新业务将获得更快的发展,为信息安全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网络安全方面看,随着三网的相互渗透和互相兼容,其在运营过程中必然容易受到各种病毒甚至别有用心的黑客的攻击,因而强化网络管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作为通信管理部门,亟须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的三网融合大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曾表示,三网融合最大的问题不在技术,而在于体制性的障碍,但是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具体事宜。

易观国际分析师认为,实名制普及后,通过改善信息发布源头、规范产业发展环境、塑造规模化的实名认证用户群等一系列措施,将提高用户对3G手机互联网市场的安全信赖感,从而也刺激用户将更多的生活和工作之中的应用迁移到3G移动互联网平台实行便捷化使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