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近日公开征求意见的文本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关键。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关键在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把握规律,勇于探索,德育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为进一步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德育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形成了全面、深入、创造性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社会氛围已经初步形成,学生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得到改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建立健全,一个有效运转、充满生机活力的德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德育理论长足发展,德育课程建设不断推进,主渠道作用得到有力发挥;德育途径及方式方法不断创新,针对性、实效性显著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队伍规模大幅增长,各级各类培训得到加强,水平不断提高,政策得到落实,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得到改善,精神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近年来,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持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一大批优秀学生典型不断涌现,赢得了全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认清形势,科学谋划,围绕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学校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还只是阶段性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难、问题和薄弱环节。例如,工作发展还不平衡,部分地区、部门和学校对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还重视不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大中小学德育体系衔接得还不够紧密,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强;社会上还存在种种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现象和不利因素,家长的诉求和意见还比较突出;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还没有完全扭转,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任重道远;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共同推动的德育工作格局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等等。
《规划纲要》的制定,是我国教育领域上的一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大事。这对于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将是极其宝贵的契机,为此,需要深入研究和重点抓好以下若干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德育工作的重大意义,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营造起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进一步破解工作难点,巩固提高和深化拓展德育工作成效。要采取更加有力的实招、硬招和高招,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进一步推动德育队伍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整体规划和推进大中小学德育,进一步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进一步推动德育工作的精细化和品牌化。
三是要进一步推进长效工作机制建设,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德育工作的政策措施,使德育工作相关制度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努力形成用制度推进、按制度落实、靠制度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制度体系。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夯实德育工作的理论根基。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努力建设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德育实践最新经验、充分体现德育理论研究最新进展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加强工作总结,把近年来加强德育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总结出来,推广开去,深入研究教育规律,指导全局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德育工作全局性、前瞻性问题以及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不断拿出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作者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