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常挖耳埋祸端

2010-03-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夏寅 我有话说

众所周知,耳内过多滋生的“耳屎”会骚扰我们,有时甚至瘙痒难忍。因此,很多人常不由自主地自挖耳朵,并且成了习惯,不挖耳朵就感觉浑身不自在。更可怕的是,挖耳朵的工具五花八门:挖耳勺、棉棒、火柴棍、曲别针等,不一而足,一旦耳痒,则不分时间、地点,随痒随挖,殊不知,此举暗藏诸多祸端。

人们一

般以为“耳屎”就是耳内的垃圾,其实它有一个非常有意境的学名叫“耵聍”。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一种淡黄色的黏稠液体,富含许多大家意想不到的成分:如氨基酸、脂肪酸、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耵聍可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发挥抑菌和杀菌的生理功效;还可阻挡灰尘、小飞虫等进入外耳道,保护鼓膜。

耳内耵聍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在人们说话、吃饭、打哈欠时,耵聍会随下颌运动,借助耳道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缓慢地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干燥成痂、自动排出。因此,常挖耳朵可以说是多此一举,更确切地说,常挖耳朵是一种不良习惯,可能诱发多种耳朵的疾病。最值得警惕的是,经常挖耳,反复刺激外耳道还有诱发中耳癌的危险。

挖耳不当会引发多种外耳疾病

外耳道是一自外耳道口至鼓膜的弯曲管道,呈“S”型曲线。外耳道的皮肤极薄,皮下组织稀少,与软骨膜附着紧密。挖耳时尖锐的挖耳器具或粗暴的挖耳方式常引起外耳道的损伤,甚至出血。

如果挖耳用力过度,可损伤外耳道皮肤甚至鼓膜,长期反复刺激可引起外耳道充血、肿胀,细菌趁机而入;也可因来回搔刮,把细菌挤入毛囊、皮脂腺管,引发炎症、流液;严重者形成外耳道疖肿和外耳道炎。

对外耳道一般细菌感染,使用有效抗生素后会很快好转。但如果是真菌感染,则耳内瘙痒剧烈,常会使人坐立不安,这时必须用抗真菌药物才能奏效。

外耳湿疹是发生于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的多形性皮疹,多见于过敏体质的小儿。但如果长期习惯性地挖耳朵,造成外耳道皮肤粗糙、增厚、表皮皲裂、脱屑,进而出现局部的炎症、剧痒,也可引起外耳湿疹。湿疹渗出液长期刺激外耳道,可继发感染,合并外耳道炎,外耳湿疹和外耳道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又有一定的关联,同时发生容易引起误诊,并难以治愈。

给孩子挖耳小心刺破鼓膜

鼓膜是位于外耳道和鼓室之间的椭圆形半透明薄膜,起到保护鼓室和内耳的作用。如果经常挖耳易刺激鼓膜发生慢性炎症,使鼓膜发红、变厚。挖耳朵时不小心,还有刺伤鼓膜的危险,尤其是在给小儿挖耳时,如果小儿突然挣扎或刺激外耳道出现咳嗽反射,更容易损伤鼓膜。家长若是经常给孩子挖耳,孩子很可能也模仿家长的行为,自己拿小棍或挖耳勺放进外耳道搔扒,危险极大。鼓膜刺破后,可以发生感染,形成化脓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挖耳时如不慎伤及内耳,可引起神经性耳聋。

要正确清理耳道

少数人耳内耵聍腺分泌旺盛、外耳道上皮脱落较慢,耵聍不表现为块状,而为黏稠的液体,被称为“湿性耵聍”,俗称“油耳”,这一般是生理性的,属正常现象,但如果液状耵聍伴有异味,则可能是耵聍腺发生细菌感染。

湿性耵聍者的“耳屎”生成速度比较快,如果不方便到医院就诊,自己挖耳要注意,第一:最好用棉棒,轻轻在外耳道口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耵聍自行排出,避免使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挖耳;第二:不要频繁挖耳,一周左右清理一次即可,处于灰尘较多的地方可适当缩短间隔。

有湿性耵聍的人,如果长期不清理外耳道,可能会形成耵聍栓塞,影响听力。此时,最好到医院请专科医生使用专门器械取出,取出后须坚持用滴耳剂滴耳2―3天以预防感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