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从南京大学走出的学子已有6人成长为两院院士;1994年以来,已有117名南京大学学子拿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上述两项统计,对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报告要求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陈骏说,“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创建若干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
在陈骏看来,“要创建若干一流大学,今后10年,对南大而言,就更为关键,这就要重点突破。”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尤其是本科教学,也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是一所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本科教学改革要成为南大工作的重心。
“突破点在哪儿?我想,要想培养出好的人才,必须有好的人才培养方案。”陈骏说,“从2009年9月开始,南京大学实施了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新的本科教学改革打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壁垒’、院系之间课程不能开放的‘壁垒’,给学生留下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培养阶段,“学术专业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个性化发展路径,成为“三三制”改革方案的关键词。
陈骏解释道,“我们把本科教育四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年是通识教育阶段,不分专业按大类招生,低年级打通专业培养,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新生研讨课程等,主要的目的在于强调既要注重本科基础阶段全面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形成高尚的道德素养、宽厚的知识面、敏锐的思维与判断力,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模块搭建平台。第二、三年是专业培养阶段,由学生根据学习基础和专业兴趣自主选择专业。此外,增加教学计划的弹性,使学生在多元培养阶段获得更大的空间和自由,以选择不同的个性化发展路径。第四年就是多元培养阶段,学生可以通过不同路径的选择有所侧重地丰富学习内容,甚至贯通学习研究生课程的机会。
配合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南大本科教学改革第二个工作要点就是课程改革。
“我们过去实施的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大量的专业类课,缺少和新方案配合的课程,比如通识课程、新生研讨课程、专业前沿课程、双语课程、跨学科课程、就业创业课程比较缺乏。加强课程建设就是今年的中心任务,比如要加快建立一批前沿专业课程。”陈骏说,“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中国的教育主要的差距就在课程上。美国学生一进大学就可以接触到前沿课程,而中国学生接触的则很少。我们要增加前沿课程,使学生一进入学校就能够进入到学科前沿,并加强小班制的设置,增强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维。”
现在,南大新生研讨课总数达到62门,已成为广大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新生研讨课程体现小班教学的特点,展开与学生的互动、研讨式教学。新生研讨课的教授超过半数为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杰出青年”教授以及精品课程主持人。
“第三个方面,就是教学队伍的建设。有好的教师,才能开出好的课程,给学生好的教育。除了加强现有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及早成为科研和教学的中坚力量和学科带头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大引进优秀海外教师的力度。”
“经过前10年的发展,南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南大建世界一流大学也具备坚实的学术基础,相信本科教育改革会让学校有一个更大提高。”陈骏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按照报告的精神,通过不断改革,办成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之一,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照片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