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大学应当怎样培养人才?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萍结合今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向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大学应该培养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才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刻阐述了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
英国人曾经说,他们可以没有印度殖民地,但是不能没有莎士比亚。欧进萍告诉记者,我们应该在学生精神上深深地打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烙印,否则学生大学毕业后,就可能出现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根基在哪里。他举例说,建国初期是非常困难的时期,很多海外学子毅然回国为国效力、建设自己的国家,一个原因是中华民族苦难深重,新中国成立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梦想,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出国前在国内所受的教育、身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
欧进萍说,我们强调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知识和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思想比知识和能力更重要。有知识、没有能力,不会做事或做不成事;但有知识、有能力而没有思想,不知去做啥事。“知识+能力+思想=创新或创造能力”,这是我们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
思想的培养比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难。欧进萍说,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可以锻炼,两者也都可以通过考试来检验,但是思想比如创新意识很难传授、也很难通过考试来检验。他说,怎么培养学生的思想是一个有待思考、探索的问题。但可以首先肯定一点,灌输式和应试教育肯定不利于培养有思想的人,肯定不利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式一定要改变。
欧进萍透露,大连理工大学开始尝试教学方式的改革,推行一种叫“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方式。他介绍说,在“大班”上对主要的知识点讲深讲透,然后留下一些思考主题,要求学生课余时间博览群书,围绕这个主题去提出观点、论证观点,然后在“小班”表达和讨论。他表示,围绕一个主题去找论点和论据本身就是一个产生思想的过程,而表达观点、捍卫观点的过程也是表达思想、培养表达能力的一个过程;深入讨论、甚至辩论之后,余音绕梁、久久不能平静又是一个升华思想的过程。如果能够持续这样的训练,学生走向实际工作岗位之后将很容易看到问题、认识问题的症结,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自然而然地优胜劣汰
欧进萍说,学术成长也应该像市场经济一样,提倡自然而然的优胜劣汰。他说,现在我们各种评审太多,有些评审是必要的,有些评审完全没必要。一方面是浮躁的根源,一方面又极大地牵制和耗费大学及教师的精力,助长不良风气。
欧进萍举例说,人才和成果不要过多地靠这样那样的头衔或名誉评审来确定,不要造成我们的人才和成果都是评出来的印象。其实在学术界,一个人有什么创新、起了什么作用,大家都很了解,很自然地对其形成公正的评价,而且这种评价又是能够让人没有压力地、自然地接受的。这种宽松自由成长和认同的环境是大家都可以去也都愿意去积极营造的。但是一旦要评审的话,一来不少评审不完全是行家评审,二来一要评审就要认真准备、就要想方设法让不太了解自己的人来了解自己或了解自己的成果,这个过程事实上就是运作的过程、甚至是“毒化”学术环境的过程。难免有人情的因素,评审出来也未必客观,事实上把人才成长的空间弄窄了、甚至弄变形或变味了。
欧进萍说,对一个人或一项成果的评价是需要经过历史检验的。所以,学术环境、学术成长应该像市场经济那样,优胜劣汰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应当少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