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跨学科研究

2010-03-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华新 王华平 我有话说

学科间的严格分界曾被视为现代科学发展到较高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当下社会却向我们呈现出另外一幅图景:学科间严格的分界逐渐被打破,呈现出更多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在传统学科版图之外的交叉学科不断出现;学科作为一种“知识的社会秩序”的声望在逐渐衰退和减弱。以问题导向、政策和产业驱动、跨学科交叉合作为特征

的新的科学研究模式日益受到关注。推进跨学科研究也成为世界知名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应对重大现实问题、提升科研竞争力、保持领先优势的有效路径。

跨学科研究的含义与动力

跨学科研究指通过整合来自两个及两个以上学科或专门知识模块的信息、数据、技能、工具、观点、概念或理论,来提升基本的知识理解或解决那些单一学科或研究实践无法解决的问题。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和关注点都是多元的。它可以由科学的求知欲驱动,也可以由实际的需求促发;可以由单个研究者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组建团队来实施。真正的跨学科研究不是简单地把几个学科拼凑在一起,而追求各个学科在思想和方法上的融合,通过学科间的商讨与合作,建构一个共同的研究框架,获取一个整体的或系统的研究成果。在这一意义上,它不同于多学科研究,即各个学科围绕一个共同的问题独立地同时工作或依次工作。多学科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加和,它不挑战学术共同体的结构或功能,也不要求研究者本身的学术观发生任何改变;它也不同于超学科研究,一种学科专家和社会参与者共同完成的知识生产。超学科研究试图彻底地超越学科思维,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都独立于任何一个学科背景。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缘于三种强大的驱动力,并迅速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基本趋势。首先,很多科学问题处于学科的交汇地带或组织机构的空白地带。对这些交汇区和空白区的探究促使了学科间的合作,并且促发了新的交叉学科领域的产生,比如环境心理学(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和建筑学)、认知科学(涉及心理学、脑科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哲学等)、神经科学(涉及心理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等,探究这些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是任何一门单一学科所无法胜任的。

其次,跨学科研究是应对复杂现实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入多维视角,跨学科研究大大拓展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行动空间。从曼哈顿项目、人类基因组计划、载人航天技术这些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到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复杂问题,如经济全球化、气候变化、能源、贫困等等的应对都需要跨学科协作。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各国对需要通过跨学科协作来进行的问题导向研究越来越重视。欧盟在1998―2002年实施的第五框架项目(FP5)集中关注跨学科整合,尤其是将社会经济的研究视角引入研究与技术发展领域,从而增强欧盟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生命科学等一些主要产业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能力,提升欧盟在一些复杂社会问题上的决策能力;我国在“985”工程二期中,着力建设了一批创新平台,突出重大科学问题和现实问题引导,凝聚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美国在这方面的措施和成就都非常显著,美国国家科学院就此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报告,称跨学科研究是“人类进行的最具成效和鼓舞人心的事业之一”。

第三,跨学科研究是引发创新的重要源泉。创新行为通常包含将先前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在跨学科研究中,旁观者的视角、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结果以及信息的交流,构成了创新的催化剂。随着传统学科研究径路的回报率越来越低,在一个学科内获得创新的难度也逐渐加大,而在学科交叉领域无疑更容易取得创新性成果。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所言,“在科学的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学科)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

推进跨学科研究的策略

虽然推进跨学科研究广为认同,但人们对成功跨学科研究的复杂的社会过程和智力过程还缺乏完整、清晰的认识。在很多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中,各类跨学科研究中心在数量上甚至已经超过传统的系,但是系科网络仍然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组织架构,资源的分配、教师的聘任和晋升、项目的评审等等都是围绕系科来运作的。这种制度安排无疑增加了跨学科研究的成本,也阻碍了跨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对这一现状的积极回应,各国高校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组织创新,积极探索推进跨学科研究的策略。

1.设立激励性资助项目。跨学科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大学财政结构中的孤儿”,无法像学科研究一样获得常规性的资助或奖励。激励性资助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些资助通常以“种子基金”的形式出现,学校资助设立具有明确跨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具有重大发展前景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或研究项目,以期这些机构能够逐渐发展壮大,争取到各级重大项目及其他各类外部资源,从而获得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形成新的优势研究领域。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设立了“重大跨学科基金发展项目”,获得资助的教师必须承诺申请国家层面的项目。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也通过设立各类学科交叉预研基金项目,大力扶持和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2.改革教师聘任机制。为促进跨学科研究,一流大学开始发展出一些新的教师聘任策略。双聘制是目前国内外高校采用较多的一种聘任方式,它是指一名教师同时受聘于校内的两个学术单位,可以是两个系、两个学院或者一个系或学院和一个研究机构,但是只有一个行政归属的聘任方式。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实施了一项联合资助计划。研究机构为某个系或学院的职位提供一半的资金,受聘教师在行政上归属于系或学院,但必须为促进跨学科合作做出贡献。不同于双聘制的是,系或学院在设置该职位时已经将跨学科研究机构的要求考虑在内。而在双聘制中,研究人员在两个学术单位的研究进程是相互独立的,从而经常在时间分配上产生矛盾。威斯康辛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集群聘任计划。集群指投身跨学科研究的教师群。目前,这所大学共有49个由不同领域整合出来的集群,共聘任了140位左右的研究人员。受聘人员在行政上归属某个系,但全部由学校专款聘任。集群已成为支持优先发展领域、吸引优秀科研人才、保持领先研究地位的重要手段。

3.改革项目评审机制。适宜的评价模式必须不仅能够充分地考虑到跨学科研究的独特价值,比如不同知识类型的整合、创新的研究方法、学科间的交流、团队合作的技巧等等,而且要充分考虑到跨学科研究的一些特殊需求,比如跨学科研究项目通常需要较长的启动期,因为研究者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的方法、语言和文化。这些额外的付出也许无法带来直接的成果,但却是一个成功的跨学科研究所必需的。目前,很多项目资助机构都对传统的同行评价机制进行了适度的改革,以适应跨学科研究项目的评审要求。方法之一是在学科评审委员会内部倡导跨学科研究,增强他们对跨学科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以确保跨学科研究项目得到平等对待。方法之二是设立专门的跨学科项目评审委员会,从而避免与学科研究项目竞争同一项基金。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建议在项目评审书中设置是否为跨学科研究项目的选项,如果是跨学科研究项目,申请者必须明确陈述涉及了哪些学科,以及为什么要包含这些学科,这样有助于在评审时选择合适的专家。它还建议评审委员会中应包含跨学科合作方面的专家,以确保研究项目的跨学科合作质量。

4.增强团队协作能力。虽然个体研究者也可以进行跨学科研究,但是组建跨学科团队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跨学科研究团队的成功有赖于制度的保证,也取决于研究领导者的才能。一个跨学科团队的领导除了是其学科领域的专家之外,还应该对项目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一个较好的理解和把握,并且善于培育共识、引领方向、促进交流和作出决策。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善于倾听、交流与合作是一个跨学科团队成员应具有的品质。交流问题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跨学科团队中。通过发展一种共同词汇,尽量避免使用专业行话,利用图示来澄清一些易于混淆的概念,构建一个团队成员可以商谈交流的平台,是克服交流障碍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