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评《文化素质教育学导论》

2010-03-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姚润皋 我有话说

杨礼宾、杨建新所著《文化素质教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围绕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一议题,分析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探讨新思路,构建新模式,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份可贵的研究成果。

该书是教育部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成果之一。在此之前,作者多年来一直专注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主持过教育部、江苏省等多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为《文化素质教育学导论》一书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为该书的问世感到欣喜。我认为该书有以下特点:第一,追踪前沿,深入思考。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注重受教育者在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该书作者从理论上对文化素质的内涵、价值取向、人力资源开发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诠释。尤其是作者注意厘清文化、大学与大学文化三者的关系,揭示了文化素质的特征、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本真精神,这表明作者的研究无论在高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准。

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实践体验,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进而“外化”为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使之形成较为稳定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正因此,作者对文化素质相关问题的研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更着眼于教育功能的实现,注重实践操作性。比如:就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关系而言,作者不仅从学理上探讨了校园文化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而且结合学生思想现状和时代特征,从实践操作层面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突出教育有形化、具体化。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考评体系是有效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作者遵循科学性、发展性、实践性等原则,注重考评体系中各分类体系的确定性和形成性特点,科学处理指标量化问题,从而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尝试性地构建了一整套科学规范、公正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和操作程序,使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有形化、具体化。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