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富翁”理财意识淡薄“月光族”缺乏理财教育

2010-03-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庆环 我有话说

“小富翁”、“月光族”、“啃老族”,这些出现在青少年中间的现象正在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少年儿童理财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儿童对金钱理解较传统,金钱观念比较淡漠,追求财富动机不强,理财意识淡薄;家长和教师对少年儿童的理财教育日益重视,但

理财教育手段十分有限,无意识理财教育较多,理财教育效果不佳。

据介绍,这项研究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银行在2009年底联合开展的,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城市3000多名三、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及其家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家长包办孩子的消费行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洪明博士介绍说,调查显示,“小富翁”的状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我国城市有16.7%的儿童没有个人积蓄,有17.5%的学生个人积蓄在5000元以上,其余六成以上的儿童个人积蓄在5000元以下。六成以上少年儿童每月有一定数额的零花钱,拥有量随年龄而递增,大多数在100元以内,有32.6%表示自己每月没有零花钱。

“我们在家长中进行调查,得出的数据和上述孩子们的数据基本吻合,说明这些数据基本上是符合现状的。值得关注的,一是城市儿童零花钱和个人积蓄财富呈现两极状况,有的很多,有的几乎没有;二是没有零花钱的学生比例还是很大的,他们没有零花钱不是因为贫困,而是家长包办代替了他们的消费行为,这与家长的金钱观有一定的关联,但这种‘越俎代庖’,使儿童相应地没有独立的消费行为。”洪明说。

著名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表示,“月光族”、“啃老族”和儿童理财习惯密切相关,如果不会理财,就难自理,不会自理,就难自立,就难以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家长应该重视起来,在养成其他良好习惯的同时,也给孩子们一些养成良好消费习惯的机会。

用金钱鼓励学习成绩不可取

调查显示,我国儿童获得零花钱来源渠道多样,份额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与个人劳动(占47.1%)、学习成绩(占43.1%)、生日或节日礼物(35.5%)、主动要或家长直接定期给的(38.3%)相关度最大。

孙云晓认为,从调查可以看出,目前相当多的家长仍在用金钱鼓励学习成绩的办法,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人格研究显示,儿童最好的学习动机是认知动机,即获得知识和能力,其次是发展动机、报答动机、竞争需要。在美国、日本,家长很少将金钱和学习成绩联系在一起,而在我国,这个比例还是很高。”

值得欣慰的是,调查显示出一些家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金钱观,让孩子通过个人劳动获得零花钱。“有意思的是,女少年儿童通过劳动获得及父母主动给予的比例更高,占50.0%,而男少年儿童相应的百分比是43.9%。”洪明说。

“小富翁”理财意识淡薄

调查显示,17.1%的儿童觉得零花钱刚好够用,53.3%觉得够用并有节余,21.3%觉得零花钱花不出去,三者合计达91.7%。仅有8.4%的少年儿童觉得自己的零花钱不够用。对于多余的零花钱,2%的少年儿童会想办法花掉,53.9%会放在家里存起来,18.4%会存银行,25.7%会交给父母管理。

“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多数儿童零花钱是充足的,但是他们的理财意识淡薄。仅有不到两成的孩子会把钱存到银行。虽然‘小富翁’的数量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多,但就个体而言,一些‘小富翁’的金钱拥有量远远超过了其消费需求的总量,消费行为也让人惊叹,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位初一学生在开学2个月内就换了3部价格不菲的手机。”

理财教育亟待加强

有意思的是,调查显示出教师在儿童消费行为的评价上与家长和儿童的评价差距较大。有82.8%的少年儿童认为自己的消费总体上是合理的,仅有5.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总体上不太合理,这方面家长评价与儿童的自我评价大体相同,但是,大多数教师认为部分少年儿童存在高消费、乱花钱现象,其中有94.4%的教师认为目前少年儿童中存在乱花钱、高消费的现象。

洪明认为,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二者的角色不同造成的。教师代表教育者,更多的从教育者的立场出发,从消费行为带来的教育后果来评价消费行为,因此他们可能就会把喝饮料视为不合理消费,而把喝白开水更多地视为合理性消费行为;而家长主要从孩子的立场,可能会认为,别人喝饮料孩子也跟着喝,就是合理的;甚至认为,消费行为的合理性是与自己所拥有的财富相匹配。

孙云晓说,他在参加一些中外青少年活动时观察到外国孩子比中国孩子相对而言更会合理消费。“一些国家理财教育已开展了很久,但在我国理财教育还处在较低水平,理财教育手段也十分有限,下一步,我们应该开发一些理财课程,从价值观、知识、行为三个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的理财教育。”

(本报北京3月22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