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创业”中成长

2010-03-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陆金玉 我有话说

编者按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把“素质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实践,以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为己任,从2004年开始,开展了颇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探索之旅”,并摸索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体系。在这套体系的精心培养下,该校的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技

能修养,更有着良好的文学、艺术、思想等人文修养,走上社会后广受好评。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如何向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向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是职业技术院校思考的主题。但让人无法忽视的一个现实是,当前,不少职业院校往往过于关注对学生“技能”、“技术”的培训,而忽略了人文、艺术、情操等作为个体的“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于是,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将希望的目光投射到了“素质教育”上,“以能力为本位,素质教育为基础”也因此成为一种新鲜而时尚的职业教育理念。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是这样一所倾心于“素质教育”实践并取得丰硕成果的高职院校。走在这所学校,处处能感受到“素质教育”的春风扑面而来。

创业教育,素质教育百花园中的绚丽一朵

微电专业的王凯同学是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普通学生。考上这所学校,他有点心不甘,毕竟这不是他理想中的名牌本科学校。但很快,他的想法就变了,因为学校的很多事情很让他意外,其中之一就是教学模式的独特性。“我想象中的教学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规规矩矩在下面听。可在这所学校,即使在上课的时候也会有很多游戏。如体育课上的过沼泽、过雷区、空中断桥都非常有意思,而且做完游戏我们每人还要写一篇感悟。这对培养我们的信任、责任和团队意识都非常有帮助。”每学期都要举行十几场的“尚思・求实”百科知识大讲堂、对学生进行的各种礼仪培训都让他难以忘怀,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自己可以在学校的创业街租用一个门面房,进行实实在在的创业实践。

该学院院长邓志良介这样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可以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并发展他们的兴趣和才能,从而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收获。”站在这样的认识高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不断探索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之路,并于2004年率先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

对学生来说,学校的素质教育完全改变了传统教育过分灌输知识、单纯注重培养技能的的教育模式,而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等方式去学习、体验、感悟,并在实践中探索和解决问题,体验个人成长。如今,该学院已经初步达到“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效果。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居高职院校前列,500余家企业与该学院建立了校企联盟。

创业理念,设定几代人的创业遗传代码

“现在国家与社会都在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当前的创业教育有功利化倾向,过于关注就业等现实问题,好像创业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做老板。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误区,真正的创业教育应当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就是说要把创业的理念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土壤。也许他们现在不会创业,但他们要懂得创业,在今后的岁月里,这种创业的意识就像一粒种子会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甚至开花结果。”常州信

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天民如是解读他所理解的“创业教育”。

该学院2007届毕业生――常州迅捷办公设备有限公司老板杨金虎的创业之路很好地诠释了这种创业理念。2007年7月从学校毕业后,他先是在保险公司干了三个月,之后进入一家办公设备公司做经理,工作中他渐渐萌发了自己做老板的愿望,“在学校里接受那些创业培训时,并没有想到自己今后会做老板。但等到时机成熟时,这些想法自然而然就有了。”杨金虎告诉记者,创业时他的员工只有4人,盈利20万元,而现在员工数达到了11人,一半以上都是校友,年销售额达400万元。

在学工部部长庞杰看来,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过程,涉及管理、市场营销、财务、法律、税收等许多知识。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不仅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创业的动机,培养学生强烈的创业欲望。为此,该学院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的创业教育体系:处在金字塔最底端的是对于全体学生创业意识的普及教育,往上一层是兴趣小组,目前全学院共有兴趣小组100多个,70%的学生都有自己参与的小组;再往上是特长生工作室,是从兴趣小组中选拔比较优秀的学生组成的;而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则是科技项目园和创业园(街)。每学期,该学院都会有二三百名学生参加SYB培训,请工商、税务、营销、法律等专家为学生进行各种创业培训。据庞杰介绍:“场面火爆,学生普遍反映效果好。”

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理念已经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该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大学生科技立项基金”和“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孵化,还建立了大学生商贸创业街,如今已有63名在校学生在创业园(街)当老板和二老板。

“就像一粒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和养分,大学这个创业的摇篮要真正摇起来,必须培育浓厚的创业氛围,教给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本领,并千方百计给他们创造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避免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治华动情地说。

创业实践,梦开始的地方

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科技项目园和创业园,可以看到一个醒目的标语,“梦――开始实现的地方”,下面一行写着“敢闯敢试敢为先”。一排排的格子间,学生正在忙碌着或进行试验或经营业务。随行老师介绍,已经有几家学生创办的企业正式在工商部门注册,对外经营业务,生意很好。在其中一家常州飞亚电子电器服务公司,记者见到了该学院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黄琦洪,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正在研究的音乐数字钟,“主要是为了解决信号的失真度和传输等问题,这可是个世界性难题噢。”

在80米长的商贸街,一家家“学生老板”经营的店铺成为校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路走过去,有做模具专配与设计的,有电脑维护的,有销售水晶影像的,不一而足。位于商贸街第二家店的老板王超把公司名称定为“精诚洗鞋公司”,这个项目是他对学校的洗鞋市场调研了很久才定下来的,“这在学校是一个空白”。在“零下一度”体育用品店,营销专业的李程则骄傲地说自己一个月收入可达3000多元,“学校为我们当老板提供了各种便利。”在采访中,大部分“老板”介绍,在读书期间当老板主要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在踏入社会之前能有一些创业的实践,从而积累一些宝贵的经验。

随行的学工部部长庞杰介绍,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创业的舞台,商业街于去年10月8日正式开张。为了选拔入驻商业街的“学生老板”,学校特意对几百名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之后,239名学生递交了自己的创业计划书。为选出合适人选,该学院专门请来了市劳动保障局的专家把关,对239名学生提交的创业计划书逐一考核,最后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业项目受到认可,形成了如今的格局。

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大大激发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仅2009年学生获得各类大赛国家级奖项29项,省级奖项18项,市级奖项14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