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何冀平初入京剧“紫禁城”

2010-03-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丽萍 我有话说

何冀平1998年为香港话剧团创作话剧《德龄与慈禧》时,她没有想到,12年后,她会将这部话剧改编成京剧――国家京剧院正在排演的她的新戏《曙色紫禁城》,将于4月底与京城观众见面。

这是何冀平的第一个戏曲剧本。在话剧和影视界,何冀平被誉为“金牌编剧”。她为北京人艺创作的话剧《天下第一楼》已演出过500场,

成为北京人艺的保留剧目。1989年,她赴港定居,创作的话剧《德龄与慈禧》、《烟雨红船》、《还魂香》、《明月何曾是两乡》、《开市大吉》,音乐剧《酸酸甜甜香港地》,影视剧《新龙门客栈》、《楚留香》、《黄飞鸿》、《新白娘子传奇》等,都叫好又叫座。其中《天下第一楼》和《德龄与慈禧》的部分章节入选香港中学课本。

从小在京城长大的何冀平喜爱戏曲,认为自己有京剧情结――她的姨母张曼玲是中国京剧院的优秀程派演员。她坦言戏曲的人物、结构对自己写话剧都大有帮助,她对京剧《白蛇传》、越剧《红楼梦》中的经典唱段都烂熟于心。“听到自己写的词被唱出来时,特别激动,这种感觉是写话剧时不曾有的。”

京剧《曙色紫禁城》虽是自话剧改编而来,但与原剧大不相同,要重新写唱词,相当于重新创作。2008年,话剧《德龄与慈禧》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国家京剧院老旦演员袁慧琴看了此剧,十分喜爱,便找到何冀平,表达了将之改编成京剧的愿望。2009年1月,国家京剧院赴港演出,时任院长的吴江也找到何冀平,谈了他对此剧的看法。吴江的看法和袁慧琴富有个性的表演,让何冀平有了创作冲动,于是,她开始将《德龄与慈禧》动手搬上京剧舞台。

话剧《德龄与慈禧》讲述了活泼西化的德龄郡主与年暮专横的慈禧太后在清末年代的紫禁城中相遇相惜、可悲可笑的一段故事。此剧在香港大受欢迎,因为何冀平写了一个全新的慈禧。但她强调这并不是“戏说”,因为一些事件都有历史依据,也不是要给慈禧翻案,她认为剧作家可以根据历史展开想象,而这种想象,并不荒诞。于是人们便接受了剧中兼有君主、女人与长辈三重身份、并非一味心狠手辣的慈禧,也接受了她与荣禄的那段世人所不容的恋情。

将三个小时的话剧改为京剧,在保持中心主旨、人物和主要剧情不变的情况下,何冀平对自己的话剧做了大刀阔斧的删改。头一次写京剧,何冀平坦言要学的东西很多。如写唱词,不同的人物、行当,要有不同的韵。唱词有时因唱腔需要写成“三三四”的十言句,有时则要写成七言句。她与唱腔设计、国家京剧院一级作曲张延培一起切磋,力争将此剧的新内容与古典的京剧唱腔融为一体,最大程度地体现京剧的本体美。

京剧《曙色紫禁城》的导演毛俊辉,是香港话剧团的艺术总监,且向名票包幼蝶学过京剧梅派艺术,并有中西文化的体验。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副院长尹晓东给此剧配备了强大的演员阵容,由袁慧琴、周婧、魏积军、吕昆山等剧院实力派演员主演。何冀平说不敢保证京剧超越话剧,但有京港两地艺术体验、传统文化的根基加上香港商业化的锤炼,她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何冀平的戏历来是有门道、有热闹,京城的观众将拭目以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