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再现一段难忘的历史

2010-03-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庄电一 我有话说

走进位于宁夏石嘴山境内的“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就好像翻开了一段历史,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令人顿生恍如隔世之感。

多位高级知识分子、大专家曾在这里居住

这是一个看似平常的院落。砖砌的大门上方是个半圆形的钢架,上写“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几个大字,

大门左侧的砖墙上挂着“校部旧址”的牌匾。院内是排列有序的几排砖瓦平房,墙壁上描绘的是“文革”期间特有的宣传画,当年军代表、政工组办公的房间依然完好。这里现在被称作“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的“遗址馆”,共有平房60间,均是40多年前的旧建筑。

别看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简陋破旧、平淡无奇,当年却是藏龙卧虎,一份“从干校走出去的部长、将军”名单显示,有40多位省部级干部曾在这里居住。这里留下了周荣鑫、赵鹏飞、钱李仁等高级干部的身影,也留下了周有光、叶籁士、林汉达、倪海曙等著名专家、学者的足迹。

在“五七干校”旧址旁,是新近落成的“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也被称作博物馆的“综合馆”。馆藏的2000多件文物、5000多册图书、20多万字的文史资料,被分为4大展区、9个篇章、23个单元,以实物、图片、雕塑等形式,再现了当时人们劳动、学习、生活的真实场景。

一些学者当时创作的诗歌,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而大量珍贵照片则再现了当年人们插秧、修渠、整地、拉土、拾粪、放羊、喂鸡、拉煤、打篮球、田头演出等真实场景。许多画面鲜活生动,引人驻足观看。

整个博物馆再现了一段特定的历史,把参观者带入特定的氛围。

“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缘何落户宁夏

1966年,根据当时中央的相关指示精神,中央、国家机关的9万多名工作人员、1万多名工勤人员、3万多名家属和5000多名“知识青年”离开北京,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创建了106所“五七干校”。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隆湖一站渠北村的“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便是宁夏境内规模最大的一所。那里原来是下辖8个站所、拥有4万亩土地的潮湖劳改农场,有关部门接收后把它改造成“五七干校”。当年先后来这里的干部职工有1160人,家属有532人、知识青年有119人(不包括200名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五七干校”以生产水稻、小麦、水果、蔬菜为主,也有造纸厂之类的简单化工业。当时实行军代表管理制,基本是半军事化。

这个“五七干校”创办于1968年10月,1972年4月就撤销了,前后存在不足4年时间。“五七干校”撤销后,一部分人回到北京,一部分人被安排到石家庄某飞机制造厂继续劳动。

一个思想教育的课堂

岁月可以冲淡记忆,风雨可以磨损痕迹。40年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五七干校”基本都荡然无存了,但石嘴山市境内的这所“五七干校”,由于受到的破坏较少,较好地保存了原貌。2007年5月,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它进行保护、开发。按照“原汁原味、再现旧貌”的原则,有关部门在大量征集旧物的同时,对旧址、旧物进行了维修、复原,同时也新建了部分建筑。在此生活过的许多老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很兴奋,有些人还十分慷慨地赠送了自己珍藏多年的生产、生活用品和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充实展馆。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闻讯后也赠送了价值4万多元的办公用品。

宁夏又多了一个令人关注的新景点。2008年8月29日,“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正式开馆,至今已接待了10多万名参观者。

记者从一些照片上看到,尽管当时物质匮乏、劳动艰苦、生活水平低、政治压力大、甚至前途渺茫,但许多人仍然保持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看不到悲观、消沉、颓唐的情绪,这真是难能可贵。而一些学者当时在繁重的劳动之余挤时间完成的、已经发黄变质的研究手稿、读书笔记和业余创作的手迹,更令人肃然起敬。据介绍,有些后来曾引起广泛关注的研究成果,就是在那低矮、拥挤的房屋里诞生的。当极左思潮甚嚣尘上、垄断一切的时候,当艰苦的劳动把人搞得筋疲力尽的时候,仍有一些信念坚定的学者不肯蹉跎岁月、虚度时光,做出了常人无法做到的努力和贡献。这个信念、这份执著、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精神财富。就此而言,这个“五七干校博物馆”不仅再现了一段历史,而且开设了一个思想教育的课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