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安教授长期从事明清史研究,对江南望族史的研究用力尤勤,曾先后出版过《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和《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两部专著。经过六七个寒暑的艰苦努力,他最近又推出了洋洋77万言的第三部专著《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部明清江南望族史,依据以“亲缘”、“
作者指出,明清时期江南的望族,由魏晋唐宋以来从中原迁入的“世家大族”和明清时期本地土著的著名家族构成。本属中原士族的“世家大族”迁入之后,虽已不能凭借门阀特权世代为官,也不能依靠庄田制进行超经济的剥削,但他们却可凭着自己强大的文化优势,迅速地与隋唐以来推行的科举制度相契合,考取功名,继续维持着望族的社会地位。本地土著的著名家族,主要则通过务农耕读、经营工商、教馆课徒起家或由勋业而成官宦世家等几种途径向上流动,跻身于望族行列。在向上流动的几种途径之中,科举入仕则是最为主要的,而其他途径也都与科甲结有不解之缘。因此,明清江南的望族,不论是早先从中原迁入的还是本地土著的,皆以文化类型的家族居多。
不过,由于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条件的差异,江南各地的望族又各有特点。书中指出,在官宦世家、豪门右族和文化世家等几种类型中,文化世家尽管可能受到政治经济地位兴衰消长的影响,但其文化积累丰厚,而且随时移而益长,其门祚也较官宦世家、豪门右族更为绵长。影响望族盛衰消长的原因极其复杂,其关键的因素则在于是否具有优生、优育的观念及其实际实施的程度,是否能优化家庭蒙养教育和家塾、书院等学校教育,也即是否具备先天的优生和后天的优教。这些论述,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作者探讨了明清江南城镇经济文化发展与望族兴起的关系,指出明清江南城镇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为望族的兴起奠定了坚固的基石。而明清江南教育的发达,科举制度的推行,义学、社学与书院的遍布各处,又为人们读书习艺、科举入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作者的分析及见解,无疑也是相当精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