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
培养生态伦理观。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处置,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伦理教养。生态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生态自然对人而言体现着极为重要的生态伦理价值。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要把传统的人际伦理向生态伦理延伸,弘扬崇尚自然、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生态伦理观,引导社会成员善待人类当前的生态环境,善待后代的生态环境,善待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协调统一。
确立生态发展观。确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既主张资源环境利用的科学性,更注重资源环境保护的紧迫性,要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互惠共利,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空间上,追求世代延续不断的发展,不搞短期行为,不以局部利益牺牲社会整体利益,不以区域利益牺牲全局利益;在发展方式上,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强调多要素系统的协调并进,而不是片面的单一的发展。
树立生态价值观。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价值取向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双赢目标。要引导社会成员认识到生态环境是资源、也是资本、更是资产,保护生态环境与实现经济价值,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关系紧密,缺一不可。在规范施政行为方面,既要注重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生产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绩;在规范社会成员个人行为方面,倡导绿色消费方式,选择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倍加尊重自然规律,形成人人争当环境卫士的良好局面。深入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为一体的大系统。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包括科学发展的经济、和谐稳定的社会,更包括繁荣进步的生态文化。深入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深化生态道德教育。道德素养是弘扬生态文化的基础,教育引导全民践行生态道德,是弘扬生态文化的动力源泉。要引导社会成员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自觉发挥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一方面要健全完善生态道德行为规范,构建生态道德教育体系,明确人对自然生态系统必须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道德的教育引导,普及生态知识,培育环保意识。在这方面,江西鹰潭市组织开展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主题教育活动,就很有成效。通过开展“普及生态理念、强化生态教养”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保护生态资源、促进科学发展”系列宣讲活动,开展“营造生态氛围、实现绿色崛起”系列文化活动,倡导适度、节俭、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了保护生态光荣、破坏生态可耻的道德风尚,使生态道德广泛深入人心。
推进生态文明实践。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的成果,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并转化为保护生态的实际行动,必须广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鹰潭市以深入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的创建;以全力打造绿色生态鹰潭为抓手,大力开展生态工业园、生态县(区)以及生态道德模范的创评;以着力培育环境友好型产业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铜业、生态旅游业等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了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
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生态文化产业是以精神文化产品为载体,向消费者传播生态、环保、健康、文明信息的朝阳产业,既是一种无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产业,又为生态文化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江西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十分注重挖掘该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培育了一大批特色文化品牌: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鹰潭的道教文化、井冈山的红色文化旅游业,南昌的生态动漫游戏业等文化产业,都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生态文化产品。
优化生态文化服务。搞好生态文化服务对生态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必须特别重视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体现生态要求、融入生态理念,将生态文化的传播融入群众性文艺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化建设成果。组织好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精品创作,充分发挥文艺精品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的积极作用。鹰潭市创作生产的民族风情山歌戏《七彩畲乡》、童谣《我给小鸟来盖屋》、电影《心灵的小河》均以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为主基调,取得了教育群众、鼓舞群众、陶冶群众的良好社会效果。充分发挥生态文化效能
弘扬生态文化,对深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内涵,提升生态保护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生态文化效能,,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保护生态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的就是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因此,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保护和发展自然,给自然以人文关怀。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不因保护而放弃开发,也不因开发而忽视保护。生态是资源,进行适度的合理开发利用,可转化为经济价值,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后又会有更多的财力改善和保护环境,不断增强生态的承载力和自我调节力;良好的生态自然系统,有利于投资环境的优化,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发展,真正使经济社会跨入经济效益型、社会和谐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轨道。
当前发展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内容。要注意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不能片面地追求当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一味地向自然索取。从长远看,没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撑,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必将为长远发展付出沉重的代价。要把当前需要与未来发展结合起来,既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创造“显绩”;又要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积极创造“潜绩”,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鄱阳湖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是江西的,也是全国的,更是世界的。建设鄱阳湖生态区必须要在时代的大视野下进行,动员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到这一宏伟的事业中来,成就这一兴赣富民的千秋伟业。
宣传教育与法规约束的关系。弘扬生态文化,需要宣传教育的引导,更需要法律规章的约束,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确实有部分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欲望急速膨胀,丧失道德操守。因此在实施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迫切需要一种强制约束力来规范公共行为。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土地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当前一方面要加紧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要严格执法,逐步规范公众的行为,使之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执笔:徐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