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中国化、时代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科学阐述,赋予大众化更加重要的意义、更加深刻的内涵、更加明确的要求。在纪念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继承发扬老一辈理论工作者的优良传统,
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架起科学理论与人民大众的桥梁,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提高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工作和实践。为此,本报特邀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各抒己见,相信会对读者有所启发。
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掌握群众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
王伟光1950年生,祖籍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武装群众、掌握群众,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并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具有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品质,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人民大众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所理解。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能够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的能动的物质力量。任何正确的理论,是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但也必须说服群众、掌握群众,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否则,再好的理论,只要脱离人民群众,都一事无成。理论的巨大成就,来源于其必须走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必须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毛泽东曾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一定要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掌握群众,为群众所接受,这就要走大众化的道路。要大众化,就必须通俗化,让群众看得懂、用得上。要运用通俗易懂、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使理论从理论家的书本上、从思想家的书斋中解放出来,真正掌握群众,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同时,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厚源泉和基础,人民群众是理论的真正创造者和实践者。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学风问题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在学风问题上,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倾向,避免理论脱离实际,又要警惕经验主义倾向,重视理论学习和理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是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为统领,着眼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眼于实践,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着眼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让我们时刻牢记使命,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化大众”与“大众化”的统一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韩庆祥
韩庆祥1957年生,河南人,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
我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政治形态”、“学理形态”和“大众形态”。比较而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形态和学理形态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大众形态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们的期待。那么,如何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呢?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将主导思想转化成为主体认同。作为主导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要有理论魅力,又要与时俱进。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家学者不断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学理支撑,也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进行行之有效的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要使之成为人民大众的政治信仰和精神武器,就要首先搞清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由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人民大众乐于接受的精神武器,且使人民大众充分认识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质上也是为人民大众立言的,它具有大众立场,实现大众根本利益。如其中所倡导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生态文明、共同富裕等,就是如此。
把理论诉求转化成为实践诉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需要依靠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注重人民大众的实践诉求,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转化成不断满足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实践进程。因为,人民大众往往从他们关切的利益问题出发,以一种理论的实践效果和经验感知为根据,来决定是否接受一种主义或理论的。由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努力通过实践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获得好的效果。
把政治话语转化成为大众话语。话语问题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注重并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话语。就是说,我们需要把停留在政治文件和报告文献中的作为指导思想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易于被人民大众感觉、理解和接受的生动活泼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语言表述转化成为大众语言表述。所谓大众话语,就是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符合大众思维方式、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
使单向灌输转化成为双向互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化大众”与“大众化”的双向统一过程,包括马克思主义掌握大众和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两个内容。向人民大众灌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必须的,但同时也应认识到,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单向灌输,还必须采取理论工作者与人民大众对话交流、理性的理论教育与感性的榜样示范结合、高深的理论学习与人民大众的讨论联结等良性互动的方式,以使人民大众主动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提升大众化的学术含量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
郭建宁1954年生,安徽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现当代中国哲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特别是要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入耳入脑的大众话语,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真正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逻辑和规律,防止庸俗化。我国虽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和人口众多的大国,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民中间却获得了广泛的传播,这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普及有着直接的关系。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普及,对于推动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无庸讳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偏向,如存在简单化、庸俗化和形式主义的毛病,这需要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值得注意。
二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防止经院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具有中国特点;必须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紧扣时代脉搏;必须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而现在的一些研究和论文,越来越经院化、小众化和边缘化。有的文章咬文嚼字,有的随意生造概念使人不知所云,有的文章写得越来越看不懂。因此,研究经院化、内容小众化、选题边缘化、话语西方化的状况必须扭转和改变,否则影响大众化。
三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含量,防止低水平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大呼隆”和大数量,而是学术性与现实性、学术视角与现实关注的统一。这就尤其需要理论创新,防止低水平重复。现在的课题、项目、工程很多,但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含量和学术品位,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整体,而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也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整体上考虑和把握,整体上推进和实施。同时,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主题,时代化和大众化是服务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含了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要求。对于这个重大的根本性问题,我们不能含糊。
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要肩负自己的光荣职责,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整体上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