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沉甸甸的两大卷《中国红色摄影史录》,刚过八十一大寿的著名摄影家顾棣,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这是一大批奋战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中的摄影家们的一部壮丽史卷。
这部名为《中国红色摄影史录》的著作,日前刚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6开本,分上下两卷,共1142页,120万字,1600多幅摄影作品。反映的历史
顾棣16岁参加八路军,跟随著名摄影家沙飞战斗、学艺,保存了大量红色照片底片,1980年前后开始展开大寻访、大收集、抢救、整理、编辑、出版这些摄影作品与撰写摄影发展历史。也正是由于顾棣德高望重,又孜孜以求,获得众多摄影家的支持或赞许,使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集纳百川”之大作面世。“红色摄影的集结号”,由此起航。
《史录》中的经典名作赏析、精品补遗、案底珍藏,是最灿烂的篇章。在这里,《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平型关机枪阵地》、《狼牙山五壮士》、《军民共拆日军碉堡》、《解放山海关》、《威震华北铁骑兵》等照片,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同仇敌忾,艰苦卓绝,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来自异国的志愿者也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奉献,甚至像白求恩那样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强渡微水》、《夜攻单县》、《冲进敌军军部》、《攻克四平》、《解放娘子关》、《延安重回人民怀抱》、《攻克济南》、《进入徐州》、《淮海战场一角》、《先遣队进驻拉萨》等等照片,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和人民群众,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而这些镜头和形象之所以能够被记录下来,靠的是摄影记者。这些记者既是摄影员,又是战斗员,在同战士一起冲锋、一起登云梯中进行拍摄,从而使这些动人的场面,精彩的瞬间,在镜头中定格。《史录》记载了38位在战斗中受伤的摄影员,65多位为拍摄作战照片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摄影员。有的摄影记者在第一次上战场,拍摄了第一张照片之后,就牺牲了。
这种崇高之美还表现在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等军事指挥员指挥战斗,毛泽东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以及聂荣臻营救日本小姑娘美惠子等等镜头中。
崇高从来不单独而行,而是同和谐相伴、相辅而行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那些最残酷的岁月里,在解放区、根据地和党内军内、军民之中,到处可见互亲、互爱、互助的和谐景象。庆胜利、庆丰收等文艺表演等,则展现的是一片诗情画意的和谐之美。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奋不顾身,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是最美的;抬担架、送公粮、支前抗敌的军民是最美的。这正是红色摄影所反映的时代大背景。在这个大背景下,摄影家们既创作了一大批红色摄影作品,同时也创立了一套自成体系的红色摄影美学理论。正如顾棣所说:“中国解放区摄影史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却是中国摄影史上最光荣、最伟大、最辉煌、最高尚、最神圣、最震撼人心,最富有革命性、战斗性和思想性,目标最统一,也最纯、最真、最善、最美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摄影队伍中没有杂色污染,没有团伙帮派,没有大奖红包,没有版权名利之争,没有金钱诱惑。”这就是那个时代,毛泽东美学的时代。顾棣从红小鬼成长起来,不是作家、哲学家、美学家,但他的文字却像诗一般从心灵深处自然流出,具有强烈的思想穿透力。也正如郑景康和罗光达所说:“他们的摄影是一种真正美丽的创造”,“作历史上的有形保留,以教育未来的人们和历史的参考”。他们做到了。他们的作品和美学思想理论及其所凸显的崇高之美,是永恒的、穿越时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