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物
程天权: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吴颖民: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石定果: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杨小微: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朱建民:北京市第35中学校长
醉心于寻找最好的学校或许是这个时代不少家长的共性,但也有不少家长在思索,有没有适合我孩子的学校?如果有,它又在哪里?
这个问题,其实点到了一个重要的命题:以人为本,应成为教育工作者价值追求、理想追求所在。
关键词:适合
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不像工业
吴颖民(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追求接受好的教育,接受公平的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共识,什么是好的教育?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适合的就是公平的。这样一个在全社会得到的共识非常不容易。
每一个学生有不同的天赋,有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特长,他们接受的教育,他们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是公平的教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现在我们走进了误区,追求绝对平均享有教育资源,什么“不要输在起点上”,把我们的教育引入了死胡同。要形成共识会很困难,而且需要时间。
石定果(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五种遗规》里面讲了两句非常好的话:天下无不可教之人,亦无可不教之人。我想这是我们为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是应该题中应有之义。
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其一,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就是要惠及全体,一视同仁。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就是学生必须有充分的成长空间,包括德智体,包括情商。其二,提供合适的教育。所谓适合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开发潜能。吕叔湘说,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只能像工业化干教育的就不是教育家,教育家应该像做农业一样做。
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一个愿景。它的实现有待于制度环境,制度必须配套。我们对中小学进行个性化教育,结果高等教育的考试,或者升学考试要舍弃差异特长,只能标准化地考试。那么,学生升不了学就是白搭。
所以,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就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我们当初上学,我觉得我们是学习并快乐的,现在早已经没有这样的景象出现了。所以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才会有效地保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教育家办学也是要教育家有充分的自觉。
关键词:教师
教育家是知者、仁者和勇者
程天权(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与“适合的”相反而同义的是“有区别的”。为了更有现实针对性,更强调适合就是要有区别,我用了“区别”一词。首先,学生当是“这一个”,我们的文化教育意识中间太多统一、共性,太少个性,太少差异,这就把生龙活虎、天真烂漫,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变成了生产线上下来的标准件。即使是同一个学生,他在不同时段,认知能力、兴趣与关注点也是不同的。学前、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给出与需求,形式与方法,师生关系和互动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的主张是把这些问题主要交给从事各类教育的老师,他们才是专门家。但这么一个关系到千差万别,生动活泼时刻变化的人的学养成长过程,不是专家还真只能说到一点皮毛,千万不要过度干预。我很少见到专业以外的人士干预太空工程、医疗方案、精细管理。但为什么对教育有那么多的干预与指责?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适合的就是有区别的。教师既要开发构建学生的智慧、情趣,使之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承认学生在智商、情商上是有差异的,适合的就是能得其所哉。
杨小微(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温总理给教育家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定义:第一,热爱教育,第二懂得教育,第三要做教育,而且要做一辈子教育。
我理解,倡导教育家办学,一个基本的诉求就是:所有已经成为和正在成为办学的教育家的人都应该是知者、仁者和勇者。
先谈谈“知者无惑”。“教育家办学”呼唤着教育发展的专业化运动,也就是说,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当下社会,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地关注多种因素在复杂背景下的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以一种“互动-生成”的方式去把握对象或推进过程。所以,复杂的变革环境对我们的“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接下来再看“仁者无忧”。“仁”是一种大爱,也是道德的“基线”。关爱学生,一切教育决策、教育施政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人、是学生,这就是最大的“仁”。刚刚征求完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里有一句话,是编制者很想让老百姓听了“暖心”的一句话,即:“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要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句话的前面加了一个词――“努力”,加得很有必要!因为,也许我们不可能完全实现这句话,但至少我们可以努力去实现。在领导学校教育的变革过程中,“仁”表现为取向正确、亲和力强、善于沟通。
第三句话,“勇者不惧”。变革永远是一项风险事业,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再加上教育事业受人瞩目,责任重大,所以教育家除了仁心、智慧和学识,还特别需要勇气,需要胆识。
吴颖民:办教育的人应该有更多一点的理想主义的情怀,要有对理想的追求。我觉得我们一方面要面对现实,但一方面始终要追求我们自身的教育理想,不能放弃。而且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努力拓展,拓宽我们的创造空间,用我们有限的自主权,有限的舞台,去为教育的变革做一点点的努力。
关键词:改革
高中教育不应全部是预备升学教育
朱建民(北京市第35中学校长):中国的教育不能为少数人的升学服务,应该把教育的基点放在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国民素质上来。所以,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当校长的应该要引领社会,处理好教育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关系,处理好国家利益和百姓利益的关系。
我们的教育现在存在着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同质化现象的严重。教育必须要多元化,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质量观。我们的教育应该要改革单一同质化的办学模式,把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多元化的改革。
现在,不应该全部都是把高中办成预备升学教育。因为升学教育应该是一部分,不能办成全部。其二,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教育进行对接,现在有的提出叫做“2+1”模式。再一个就是分科类,外语高中、艺术高中、体育高中,就是根据不同的人才,根据国家不同的需求办有特色的多样化高中。再一个就是超常教育,也就是英才教育。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说没有英才,许多拔尖领军人物,中国不可能在国际上占据应有的地位。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办学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上进行改革。
吴颖民:合适的教育一定要区别对待,这就要有许多资源方面的跟上。评价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要跟上,这个就要增加学生的选择性。社会提供不提供这样的足够选择?我想关键是资源的投入。
所以,提出一个合适的教育的命题是美好的,但是足够的资源支持是不可缺少的。否则就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而不是一个实实在在可望可及的境界。
程天权:做到了平等、质量、区别这三方面的要求,我认为离现实这个论题目标不远了。谁来提供?政府有政府的责任,学校要做好学校的事情。社会要给教育一个环境。全社会也要反思,这些年来我们对教育忽视了什么?在精神文化方面出了什么偏差?有哪些非理性的做法助长的一些现象?
(本报记者靳晓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