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高钰琪,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主任,教育部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军高原生理与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领衔摘取高原医学领域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高原
医学领域“十五”指令性课题和“十一五”专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一等功臣。
注意做好进入高原后的防护
初入高原的平原人身体往往会感受到一些变化和不适。主要有以下方面:呼吸加深、加快;心律(脉搏)加快;血压不同程度升高;头痛、头晕、失眠;食欲不振、腹胀。这都是正常反应,不必惊慌。一般情况下,无需药物治疗这些症状就会逐步减轻或消失。
初入高原者,胃肠道功能减弱,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能量和物质代谢发生变化,能量需求增加,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发生改变。人员进入高原初期,多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睡眠深度浅,常出现疲乏、倦怠、头晕、全身不适等主观感觉。主要对策:保持睡眠环境安静、环境温度适宜、卧室光线要柔和、暗淡。睡前2小时不过多进食和饮水,睡前20分钟用温热水泡脚或做脚穴按摩,不做剧烈的体力劳动和脑力思考。睡眠姿势以右侧卧位为宜;最好睡硬板床;枕头的高度适宜,切勿蒙头睡觉。失眠严重时,室内应适当的加以充氧。在高原如遇到较顽固的失眠症时,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催眠药物。
注意高原常见疾病的防治
高原病
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环境的特发性疾病,主要是机体对低氧环境不适应,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根据发病急缓分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两型。按表现不同,急性高原病分为急性高原反应(又称急性轻症高原病)、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慢性高原病可分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性心脏病等。症状与体征:常见症状有头昏、头痛、心慌、气促、食欲减退、眩晕、鼻衄、手足发麻、手足抽搐、关节痛。体征主要为发绀、脉搏增快、面部或四肢可有轻度浮肿。本病多在进入高原4~5小时后开始发病,48~72小时为发病高峰,返回平原后多不治自愈。治疗:休息、饮食、对症、吸氧。轻度患者一般不需治疗,休息3-5天自愈。中度患者除休息和饮食治疗外,还需适当对症处理。重度患者应立即住院治疗。
高原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是一种急性重症高原病,起病急,进展快,危害大,救治不及时,可在较短的时间(12小时内)发展至昏迷。高原肺水肿一般在4000米以上高度发病,也可在2500-3000米的高原发病。症状与体征:除具有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表现外,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血性泡沫痰。口唇、指甲、颜面发绀,呼吸极度困难,肺部可闻及湿罗音。伴有感染者可有发热。治疗原则:严格卧床休息,尽早给氧。高原肺水肿发展快,病情重,因此高原肺水肿病人的治疗要尽可能迅速有力。患者应采用半卧位休息。注意保暖。吸氧是治疗该病必不可少的手段。当有不成比例的呼吸困难时,可采用间断吸氧,氧流量为2~3升/分钟,对于确诊的高原肺水肿病人,氧流量可达4~6升/分钟,不超过6升/分钟。有大量泡沫痰时,将氧气通过50%~70%酒精瓶吸入。使用速尿剂利尿,氨茶碱降低肺动脉压、扩张支气管。合并感染者,应使用抗生素。预防:(1)患有严重心肺血管疾病者不宜进入高原;(2)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3)体温在38℃以上的感冒患者不宜进入高原;(4)进入高原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5)注意御寒;(6)积极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反应;(7)反复发病者不宜再进入高原。
高原脑水肿
高原脑水肿是指急速进入高海拔地区,由于缺氧而引起严重的脑功能障碍、意识丧失,又称为高原昏迷。高原脑水肿是急性高原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病情危重。高原脑水肿多发生在海拔3700米以上地区,发病率约为0.05%~2%。症状与体征:高原脑水肿的典型症状是剧烈头痛和频繁的恶心呕吐,呕吐有时呈喷射状,部分病人出现欣快感、烦躁或表情淡漠,神态恍惚,嗜睡、昏睡、甚至昏迷。体征可为神志不清、发绀、呼吸加快,颈有抵抗或强直,四肢肌肉紧张,瞳孔可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治疗原则: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以2~4升/分钟为宜,严重者以4~6升/分钟的混合气体和间断吸氧为宜,避免高浓度、高流量和持续吸氧。甘露醇脱水。控制和预防感染。运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物理降温,在颈部和腋下放置冰袋,降低机体耗氧量,保护缺氧的脑组织。
注意做好进入高原前的准备
心理准备
其实高原并不可怕,如今的高原人大多数都不是高原土著人,多数都是由平原迁入者。他们现在都生活工作得很好。高原反应,开始是人人都会有的,但95%以上都可自愈,完全不必恐惧害怕。过分紧张,对适应高原环境十分不利。因为恐惧紧张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这会降低人体对低氧的耐受力。实践证明,性情开朗、心情愉快者,高原反应往往较轻,而心理压力较大者,高原反应明显较重。心理学测试结果也表明,情绪稳定者进入高原后急性高原病发病率明显较低,而情绪不稳定者则较高。
身体准备
患有以下疾病者,不应进入高原或暂缓进入高原。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显著心律失常、静息脉率在100次/分钟以上、高血压和各种血液病患者;患有各种呼吸器官疾病(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并有呼吸功能障碍者,患活动性肺结核者。曾有过高原心脏病、严重高原昏迷、高原肺水肿病史者,以及曾患有症状明显的高原反应、高原高血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严重高原脱适应病史者;患有癔病、癫痫、严重神经衰弱者,以及慢性传染性肝炎(活动期)及其他严重慢性病未愈者;正发热(患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体温超过38℃、全身症状或呼吸道症状明显,病情未愈者。
知识与物资准备
高原气温低下,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一般年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温度最低可达零下30-40℃。昼夜温差大,一般在10-20℃以上。有人把高原气候形容为“一日四季”,即“早是春、午是夏、暮是秋、夜是冬”。故每个季节进入高原,都应备有御寒的衣物,如毛背心、皮衣皮裤等。另再带些针对季节所需的衣物。墨镜是四季必不可少的,它兼有太阳镜、防雪盲镜双重功能,可有效避免强紫外线和冰雪反射灼伤眼晴,引起眼底损伤和雪盲。鞋袜除穿着舒适外,还应各备用一双,以防不测。
注意高原创伤及冻伤的防治
高原创伤的救治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分压低,人们对创伤和失血的应激能力和耐受能力降低,使创伤失血性休克有着许多不同于平原和低海拔地区的特点。在伤情和失血量相近的情况下,高原创伤性休克发生早,程度重;容易并发肺水肿和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早;对氧需求量大,预后较差。针对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血管破裂出血,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在高原环境下,对肢体或躯干部位的活动性出血尽量避免使用止血带,以免加重局部组织缺氧,引起严重后果。
高原冷伤的防治
高原冷伤可分为全身性冷伤,即体温过低(冻僵)和局部性冷伤,包括冻结性冷伤(冻伤)和非冻结性冷伤。冻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包括:迅速脱离寒冷环境,防止继续受冻;尽早快速复温;局部药物治疗;改善局部微循环;抗休克,抗感染和保暖;内服活血化瘀等类药物;轻、重度冻伤未能分清者按重度冻伤治疗;冻伤的手术处理,应尽量减少伤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