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艰苦奋斗 永不退缩

2010-04-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我有话说

本报贵州则戎乡冷洞村抗旱救灾的报道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图景:则戎乡冷洞村的干部群众炸石造地、在石漠化山崖上种植金银花,又在遭遇严重干旱时用矿泉水瓶子“滴灌”金银花、顽强抵御旱灾……他们的行动令人动容,让人感动。无论是面对贫困,还是面临严重的旱灾,他们都表现出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

退缩”的贵州精神。可以说,无论是抗旱救灾,还是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都十分需要这样的精神。

艰苦奋斗、永不退缩的精神生发出了伟大的智慧。冷洞村抗击大旱有勇有谋,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冷洞村的干部群众创造了土制的“滴灌”的办法,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倒过来,用细钉子在瓶盖上戳一个眼,水流大小通过旋转瓶盖来调节,放在金银花树根部。这样的办法拯救了金银花。这样的智慧与他们一以贯之的永不言败的精神紧密相关。之前,他们就不怕困难,砸山造田,向石旮旯里抠粮要钱;平时,他们就艰苦奋斗,兴修水窖、小山塘,这些实践,为战胜旱灾准备了经验。如今,他们攻坚克难,科学抗旱,用十万只矿泉水瓶“滴灌”出科学和智慧。

艰苦奋斗、永不退缩的精神是贵州人民抗击特大干旱的缩影,也是贵州人民改变欠发达、欠开发状况的生动写照,更是贵州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贵州地处喀斯特地区,自然灾害如影随形,在不断遭遇灾害、不断与灾害抗争的过程中,贵州各族人民养成了勇于面对的坦然心态,锻造出了不屈不挠的性格。“承认落后而不甘落后,在不甘落后中奋起”,这也是所有欠发达地区所应当秉持的心态和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苦干实干巧干,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前进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才能超越自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艰苦奋斗、永不退缩的精神是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走出困境的法宝。冷洞村党支部书记朱昌国动情地说,不种粮不得了,光种粮富不了。如果没有这些水浇地,农民就没有饭吃;如果没有这些金银花,农民就没有收入,而不进行石漠化改造,不进行土地整治,这个地方就不能长远发展;这些事情是跟我的命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党员干部把群众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宝贵,他的精神影响了群众,打动了群众的心,使群众心甘情愿和他一起艰苦奋斗,走出贫困,战胜旱灾。一个普遍党员干部生发出的巨大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艰苦奋斗、永不退缩也是我们最终战胜旱灾的有力保证。温家宝总理一再强调:“我们不但要战胜眼前的旱灾,还要着眼长远采取治本之策,这件事从现在就要抓起。”旱情仍在持续,我们一定要咬紧牙关,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决不退缩,决不动摇,决不松劲。在抗击大旱中,既要把问题和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又要把办法和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敢打硬仗的作风,千方百计开展生产自救、科学抗旱,保民生、促发展,努力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