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张雪松,不仅用自己的勤奋钻研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金牌工人”和大学客座教授,而且带出了一批批“金蓝领”和技术创新能手,带出了“和谐班组”和“学习班组”。
1992年,张雪松进入唐车公司工作,先后从事过机械钳工、工具钳工、车辆钳工等工种,后来又改行做了数
这些年,张雪松不仅敢于在技术上与外国人比高低,更勇于挑战自我,长年坚持自学深造,紧跟国际先进生产技术步伐。他中技毕业后,利用业余时间进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专课程,还不断学习英语等相关知识,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同时,学习车、铣、磨、焊等工种的相关理论,先后研读了《液压传动》《电工基础》《电力拖动》等大量专业书籍。
张雪松说:“一列‘和谐号’动车组由八节车厢组成,只有全部动力同时发动,整个列车才能跑出风一般的速度。”他深知个人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只有更多的职工掌握了新技术,才能推动企业技术不断进步。张雪松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绝活儿”,他把自己是怎么干的,其中有什么失误和心得、怎么干才又快又好,都记录在本子上。几年下来,他积累了十多万字的“工作日志”。对于这些“宝贝”,张雪松没有藏着,而是毫无保留地把本子借给工友们看,或是贴在网上,让所有的人看,如今铆钳班16名员工人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法”。青年工人李玉路跟着张雪松学习不到两年,不仅在省市各项技术比赛中屡获名次,夺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而且在高速列车车体生产中创造了“李玉路耐心打磨法”。
张雪松现在带领着一个19名员工组成的数控设备维修班,他仍然十分注重“传帮带”,与大家一起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水平。
“我愿做一颗永远发光的螺丝钉,镶嵌在高速动车组上,畅游中华大地;我愿做一个优秀的高铁工人,做一个有志气有能力为中国争气的好工人”,这是张雪松在一篇日记中写下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