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近300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欢聚一堂,接受党和人民给予的崇高荣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
讲话。他指出,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创造世界。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懂得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
为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氛围。本报特约请有关领域专家学者发表观点,敬请读者关注。
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边区劳模代表
“炮弹大王”甄荣典
新中国的劳模选拔表彰制度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苏维埃政权时期。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表示,“提高劳动热忱,发展生产竞赛,奖励生产战线上的成绩昭著者,是提高生产的重要方法。”抗战时期,在边区,劳模表彰已成制度,劳动竞赛如火如荼。“炮弹大王”甄荣典就是边区劳模的代表人物。
甄荣典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在太行山黄崖洞兵工厂当车工。在支援前线的生产竞赛中,他创造了日产炮弹480发的新纪录,被誉为“炮弹大王”。1943年获晋冀鲁豫边区“新劳动者旗手”称号。后来他主动要求到新建的炮弹厂工作,又创造了日产135发八二炮弹的纪录。1944年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召开的工农业群英大会上,被评为一等劳动英雄。1947年立大功一次。1950年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特邀嘉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徐宗威
主持人:本报记者殷泓
劳动光荣是最高赞礼
达・芬奇曾说过,荣誉在于劳动的双手。劳动光荣,是对人类社会劳动贡献的褒奖,是对人类社会劳动的最高赞礼。中国5000年悠久历史令世人赞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更令世人瞩目。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都是劳动的历史记录,都是劳动的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30多年,每一位中国人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劳动意味着流汗,意味着付出,意味着艰辛,但同时,劳动也意味着创新,意味着文明,意味着精神。劳动换来了中国人殷实的小康生活,也换来了中国建设的巨大变化。人人都说家乡好,人人都讲城市变,中国的人居环境有了明显的变化――
人的居住更宽敞了。30年前中国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有5平方米,但是今天已经提高到25平方米以上,增加了五倍多;
人的出行更便捷了。公交、大巴、小巴、地铁、飞机……出门旅行,无论远近,健全的交通设施满足着人们的出行需求;
人的购物更容易了。超市、商业街、商务中心……去一个地方就可以什么东西都能买到;
人的娱乐选择更丰富了。公园绿地、歌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健身房、美食城……人们可以随意选择;
人的感受更愉悦了。每天出门都可以看到新的街道、新的建筑、新的城市景观……内心的感受兴奋和喜悦,心情更愉悦了。
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建设者的艰辛劳动和默默付出。
中国巨大变化,令每一位中国人为之振奋,为之喜悦,也赢得了世人的赞赏。每一个变化,每一条新的道路、每一块新的绿地,每一个新的建筑、每一个新的街区,都记录着建设者的光荣劳动和无私奉献,都凝聚着无数工程师、建筑师的挑灯夜战,凝聚着无数农民工、建筑工人的风餐露宿。我们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不能忘记的是中国千千万万建设者,是他们光荣的劳动造就了一座座劳动者的丰碑。
我们应铭记建设者的光荣劳动,我们更需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工人农民,尊重所有劳动者的浓厚氛围。
一位哲人说得好,劳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身心健康之源。因此,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真正确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观念,唱响劳动光荣之歌。
时代领跑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60位劳动模范
新中国60华诞之际,中华全国总工会评选出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这60位“时代领跑者”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方面的劳动模范,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老一辈劳模,也有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新时期劳模;有在生产一线岗位成才的知识型、创新型技术工人,也有科研战线的领军人物;有为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企业家,也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其中有37人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万水、马六孩、马永顺、马恒昌、孔祥瑞、孔繁森、王顺友、王乐义、王有德、王全禄、王进喜、王启民、王选、王洪军、王崇伦、邓亚萍、邓建军、邓稼先、包起帆、史来贺、田桂英、申纪兰、任长霞、多吉、许振超、达吾提・阿西木、吴仁宝、吴运铎、吴登云、宋鱼水、张云泉、张秉贵、时传祥、李双良、李斌、杨丽、杨怀远、邱娥国、陈刚毅、陈峰、孟泰、柳传志、赵占魁、赵国峰、赵桂兰、赵梦桃、钟南山、徐虎、袁隆平、郭凤莲、常香玉、梁军、尉凤英、彭隆荣、智呼声、蒋筑英、鲁冠球、窦铁成、樊锦诗、潘兰英
特邀嘉宾: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
主持人:本报记者罗旭
知识崇高是社会风尚
新中国成立之初,劳模大多来自生产一线。从吃苦耐劳的掏粪工人时传祥,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是其中的典型人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到上世纪80、90年代,劳模队伍开始变得多元。新时代的劳模,有更多是拥有知识、具有创新性思维,引领社会进步的杰出人才。从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都成了劳模队伍中的成员。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要想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被汹涌的历史波涛所淹没,就只能借助于主体的能动特性,自觉地探索和认识这个社会,并以这种认识能动地指导自己的实践。劳动人民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更在于掌握新知识。
在当今时代,知识经济特征日趋明显,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特别是以科学技术知识为核心的自主创新知识体系,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上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至今,已过去5年时间。在这5年里,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隆重庆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圆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和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奋力抗击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有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积极筹办上海世博会。这是我国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结果,蕴含了各行各业劳动模范的重要贡献,而他们的知识与创新在其中发展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关键。虽然未来由很多元素和机遇组成,然而未来最终的取决还系于人类的智慧和认知。我们要用知识和智慧,赋予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以新的意义,为自己、国家与全人类社会建造共同的尊严和福祉。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更要大力弘扬知识崇高的时代新风,让追求知识的风尚广为传播。要使全社会真正形成对知识的尊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创新活动的激励,涌现出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
当然,知识的创新、传播和运用,都要以学习为基础。我们要积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引导人们努力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知识。知识分子由于具有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理应在推动社会进步、文明发展方面肩负起更多的历史责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自觉地站在社会公共利益的立场上,弘扬公共道德,追求科学真理。
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人员构成
特邀嘉宾:中国人才研究院吴江
主持人:本报记者倪迅
人才宝贵是时代强音
“人才宝贵”是时代的强音,发展的真谛,进步的本身。
无论是从发展需求还是从资源价值角度看,人才资源问题都不能停留在追求存储量上,而是强调人才的有效开发和充分使用。因此,坚持人才以用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用,才是实现强国之根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有了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大好局面,关键靠的是发展这个硬道理,没有经济高速平稳健康持续的发展,就没有人才的报国之门,没有英雄的用武之地。
可以说人类的每一进步都是人才发挥作用的进步,都是由人才提高了的使用效率带来的,它是名副其实的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看不见的手”。诚然,人才在使用中追求的并不是效率本身,而是使用的目的或被确定为目的人的需要满足。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解放生产力的本质是解放人的创造力,知识和技术一方面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又使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让智力活动、创造性活动在人的活动效率的天平上越来越有分量。这种历史变化的社会意义,是难以估量的。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同量劳动产品的劳动时间的节约。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
要让全社会形成“人才宝贵”的坚定共识,大力弘扬“人才宝贵”时代风尚。要充分认识到人才资源的价值重在使用,人才培养、引进与配置、激励与保障的目的,也是为了使用。人才使用是人才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基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强国战略要将促进人才全面发展,激发人才活力,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有效用好人才,放在突出位置。并以此为支点,撬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机制的创新,形成多点聚焦,合力突围的机制建设格局。
坚持以用为本必须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需要改革人才管理方式,变“管理人才”为“服务人才”。坚持需求导向,强化人才培养引进与经济社会发展链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坚持能人导向,制定人才评价标准,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坚持业绩导向,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历届全国劳模大会情况简介
特邀嘉宾:河南科技大学张项民
主持人:本报记者张炳升
创造伟大是发展基石
劳动是人类最平凡的活动,它渗透在人类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劳动是伟大的创造活动,它创造了人类自身,又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伟大载体――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创造把神舟飞船送上太空,创造使在被地震毁坏的家园上拔起新城,创造使世界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创造使我国经济迎来了逆境回升……
创造也为劳动者积淀着尊重。人类社会经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创造是贯穿始终的“灵性”。科学家以探索宇宙奥秘的壮举和揭示生命密码的执著,赢得社会的尊重;运动健将,以其为国争光和展示民族的力量,赢得社会尊重……无论科技如何发达,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无论劳动的形式如何变化,无论劳动者及其象征其身份的蓝领、白领、灰领等如何更替,创造是永恒的。
创造是发展的基石。从人类祖先的钻木取火,到蒸汽机、纺织机的发明,再到现代高度智能化的机械装备,这是创造的成果;从茹毛饮血,到温饱时代,再到小康社会,是创造的结晶。在科学发展被广泛共识的今天,人们一刻也离不开创造。任何坐而论道的空谈,不但转化不成发展的成果,反而会延误甚至干扰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永远是创造者。
劳动创造了人的同时,也创造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标识。当今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的社会需要创造和谐的环境。
创造不愧于时代的伟大。创造了财富;积淀了文明,积淀尊重;创造推动了时代的进步,演绎了科学的发展。
(以上资料均由本报记者赵达整理)
本报记者庄电一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